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长安县令又如何?我等在这里苦熬这些年,都没折腾出浪花,你一个刚来的犯官,显能耐了!
“某并无多大本事,但是我们荒沟村齐心协力,就能聚齐力量,不论是制作粉条、养蜂、榨油,我们皆举全村之力去做。
后面的建石灰窑、挖水塘也是举全村之力来做,为土壤改良做准备,修路也一样,只要持之以恒,这条路一定能修出来。
只有路通了,进出才方便,各种产品才能走出荒沟村。
同样的,其他各村,只要凝成一股力量,也能像荒沟村一样发展起来。”
苏步成并不生气,没见到实际成果时,有几人会相信?
人群中窃窃私语,官吏们有的赞同苏步成的观点,认为只要把人手组织起来,大家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能所向披靡,无所不往。
也有人不赞同,这么高调,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事情真这么简单,千百年来岭南早就变成富饶之地,怎么可能蛮荒,他苏步成还能流放到此?
“我们看看!”阿黑大声道。
官吏们争论真假、可不可能,俚人们更愿意看到直观的、现实的,他们祖辈、世代居住这里,没有谁比他们更想改变这里。
“好!请随我来!”苏步成对这个俚人汉子充满欣赏。
管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只看实际成果。
大家排着队先参观粉条制作。
从清洗到捶打、洗粉、过滤、换水、晾晒、和面、压粉条、煮粉条、捞出凉水浸泡、晾晒、捆扎,边看边介绍。
最后再强调柴葛、粉葛之分,蕨根并非所有品种等细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俚人们看得很仔细,甚至上手去做,再看看进进出出忙碌的村民,一大片簸箕晾晒的粉、一架又一架的粉条,他们羡慕又激动。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官吏们静静看完,这种草根、树根做成的吃食确实是充饥之物,也有一定经济价值,可是岭南多的是,以后都做,又卖给谁?
苏步成看到,笑笑并未做辩解,有些事情说再多不如自己思想转过弯来。
又带着大家参观油坊,以油茶果为例,详细介绍它的制作步骤。
阿黑他们看着碾沟里碾成碎末的油茶籽,再看看灶上蒸笼里刚蒸熟的原料,几位汉子熟练装油箍放到榨油机中,一帮半大的孩子打下手,干的很开心。
没一会儿看到茶油渗出,俚人们围着油缸,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什么。
那个野果子,年年烂在地里不知几何,这么一弄,竟然真的变成油!还是只有贵人才吃得起的。
阿黑伸手沾了一点儿油放嘴里品尝,尝尝贵人们吃的油啥滋味。
苏樱嗤嗤笑起来,刚才的午饭那些菜就是用茶油做的!
又带着大家参观苏家试验田,这会儿不用苏步成介绍,那一片田地在一众稀苗中是那么耀眼,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这会儿官吏们沉默了,再多的质疑在事实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就连一直不说话的王延年都被震撼到,这才是他心目中沃土的样子!这才是庄稼该有的样子。
“苏先生,这就是添加了腐土的肥土?”王延年蹲在地边,抓起一把土,这土壤明显与其他瘦地不同。
瘦地是红色,这块地是褐红色,瘦地干巴巴、又干又硬。
而这块地土质松软有弹性,用力一捏有种滋滋冒油的感觉。
“是,大人!”苏步成躬身道,“除了处理过的腐土,底下的土我们也是经过几道耕锄处理的,不然光是面上腐土,下面的土没有深耕,也达不到效果。”
“不错不错!看样子你是经常下地的老把式!”王延年说着眼睛不自觉的扫视一眼苏步成的手。
不是寻常文人那种养尊处优的干净、修长,苏步成的手介乎文人与农人之间。
天生的一双修长大手布满茧子、有些粗糙,那种感觉像美妇荆钗布裙。
官吏们听了录事参军的话,悄悄看一眼自己的手,洁净、细嫩,突然觉得长安县令不是那么好当的。
之前有人对这个曾经的长安县令流放于此,感触不深。
这会儿看了不少,再看看人家那双劳动人的手,明白天子脚下的基层官吏也不过是看着风光而已。
像苏步成这种有能力又实干的人都没落着好,自己在长安又能混个啥样?
“这块地明显不如这边啊!”王延年指着没有添加腐土的。
“是,这是我们做的试验对比!这边我们也是精耕细作,但没有添加腐土,其他的施肥、浇水全是同步,都做了详实记录。”苏步成回道。
“嗯!”王延年心中甚是认同这一做法。
要大面积推广,不是随口一说,苏步成这样做,几组数据都有。
这些都是江东犁深耕,人细作,有小麦、豆类在两种地里的生长记录。
每一步都有据可依、有据可循,这才是一方父母官该有的做事态度。
不然脑袋一拍,想一出是一出,最终倒霉的是老百姓。
俚人们看着地里长得郁郁葱葱的秧苗,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们千百年来的种地都很随缘,刨坑撒种已经算是很勤劳的,慢慢接受了汉人的耕地播种。
没想到这里更精细,锄地捡石块,耕地还要敲碎泥块,甚至还把树林的腐土筛选晾晒再铺到地里。
种地比伺候祖宗还精心,难怪这地种的比旁人的好!
后面是分组进树林放置蜂箱,木匠们又赶工制作了二十几个。
参观的人太多,怕被蜜蜂蛰,就让村老们带着找了两处集中放置蜂箱。
苏步成、苏樱带着王延年、阿黑几位代表,去看前期放置蜂箱的成果。
对于养蜂,王延年在书中有看到过,毕竟古人养蜂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他实在没想到苏家能把养蜂发展成一个产业,从一个村扩散到一个乡、再到一个县、一个州。
说起来这是养蜂人密不外传的挣钱秘籍,偏偏苏家与众不同,分享给旁人,带着一个村形成规模。
依托这里的天然优势,既惠及百姓,也将这个产业发扬光大,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蜂蜜、茶油绝对成为梧州招牌。喜欢贞观开荒人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