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是大清朝武力值首屈一指的猛将,是皇太极最信任的将军,他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一生战功显赫,但最终却落得个乱臣贼子的下场。
他就是满清巴图鲁鳌拜。那么鳌拜为什么对同样都是小皇帝的顺治忠心耿耿,反而对康熙嚣张跋扈?康熙为何在最后又会含泪赦免其死罪?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的一生。
鳌拜是满族镶黄旗瓜尔佳氏人,将门之后,他的伯父费英东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身经百战,号称万人敌。鳌拜武功高强,精通骑射,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随军征战了。他跟随皇太极攻察哈尔蒙古,征讨朝鲜,屡立战功,深受皇太极的赏识。
明朝天启年间名将毛文龙驻守皮岛,与关外的明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每当八旗军要进攻明朝时,毛文龙便会对后金的后方不断袭扰,使后金腹背受敌。皮岛就成了后金的心腹大患,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一直都想将背后的这个钉子拔除,可皮岛虽小,但由于八旗兵不善水战,始终无法将其攻克。
公元1637年,皇太极再次组织对皮岛的进攻,双方在海上连续作战了一个多月,清军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仍然不能踏上皮岛一步。主帅阿济格决定兵分两路,正面一大队水师佯攻,另外一队只带少量精锐乘快船,利用夜色掩护偷渡登陆,以实现内外夹攻的目的。
这个计划成功与否关键全在偷渡的这支队伍上。如果清军主力不能及时登岛,那这支小队将会被数10倍于自己的明军围攻。
当时还是参领的鳌拜主动请缨,并在出征前立下军令状,不得胜,毋宁死。进攻开始之后,鳌拜冒着炮火登陆,又亲自率领敢死队与明军近身肉搏,终于坚持到主力登陆,一举击溃明军防线,终于将困扰了皇太极十几年的皮岛攻克。
皇太极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亲自撰文祭告努尔哈赤的在天之灵,并对鳌拜大加赏赐并封他为三等男爵,特别赐予他巴图鲁称号,鳌拜一战成名,从此名扬天下。
公元1641年,松锦会战,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冲锋陷阵,五战五捷,因功晋封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军中举足轻重的将领。
大明朝也因此一战彻底事衰。入关后,鳌拜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追击李自成农民军,率军由内蒙入陕北攻陷四城,降38城,南下击败李自成。之后,鳌拜又随肃亲王豪格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这一战鳌拜任先锋,他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将大西军打得溃不成军,张献忠也在乱军中被射死,清军大破大西军,鳌拜居功至伟。
皇太极在世时,鳌拜追随他征战四方,战功卓着,最终成为他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公元1643年,皇太极逝世,鳌拜不惜得罪多尔衮,也要坚定地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顺治皇帝继位后,多尔衮摄政,鳌拜风光不再,屡受多尔衮的打压。公元1650年,鳌拜险些被多尔衮以包庇罪处死。后来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罢官降级。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认为鳌拜忠心耿耿,对他非常敬重,将他视为心腹重臣。此后鳌拜便一直随侍顺治左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孝庄太后病重期间,鳌拜留在宫中日夜伺候,不眠不休,由此获得了孝庄太后的青睐。
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康熙皇帝继位,孝庄太后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鄂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鳌拜虽然在四位辅臣之中排在最末尾,但由于他资格老、功劳大,常常以气势夺人,擅权自重。
其他三位辅臣除了苏克萨哈之外都不敢得罪他,这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当时康熙皇帝年幼,鳌拜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经常在康熙面前大呼小叫,康熙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公元1667年,首席辅臣索尼病重,他在临终前上书,请求当时已经14岁的康熙帝亲政。
索尼病死之后,苏克萨哈也上书请求解除辅臣之职。如果苏克萨哈成功辞职,那鳌拜和鄂必隆也必须交出手中大权,可鳌拜却并不甘心放权。他认为苏克萨哈在针对自己,于是便开始为他罗织罪名,最终以“九虚一实”、“欺幼主不愿归政”等24项罪名将苏克萨哈定了死罪。
康熙明知苏克萨哈无辜,但在鳌拜连日的胁迫之下,最终还是下令处死了苏克萨哈。鳌拜恣意擅权,最终超出了康熙的容忍程度。
最终在公元1669年,康熙以侍卫训练满洲传统布库戏的形式将鳌拜抓获,之后命议政王大臣对其进行审讯,最终罗列出鳌拜30条罪状,按大清律应当革职处死。
但当宣读鳌拜罪状时,鳌拜突然脱去上衣,露出了身上为大清朝征战多年留下的伤疤。康熙念及他为国家立下的汗马功劳,最终免除死刑,将其禁锢在狱中,不久鳌拜就在狱中凄惨离世。
公元1713年,已经年老的康熙皇帝念及鳌拜往日的功勋,追封鳌拜为阿思哈尼哈番,以及重新确认苏克萨哈的世袭职位,等到苏克萨哈的孙子巴福嗣袭。
【一口气看懂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的一生,配享太庙的他为何不得善终清朝历史张廷玉】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立享太庙的汉人官员,历经三朝,饱受赞誉,主持修成名史,然而晚年却陷入凄凉潦倒之中,被乾隆抄家问罪。
那么张廷玉为何能够配享太庙,备受雍正喜爱的他又为何会被乾隆抄家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张廷玉的一生。
张廷玉,字后汝斋,他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张廷玉是张英的第二个儿子,公元1672年在京北出生。
29岁时便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因为张廷玉出身名门,自身又颇有才干,很快就崭露头角,入职南书房,得到了康熙的青睐。
多次随康熙出巡,仕途一帆风顺年升任吏部左侍郎,时年50岁。四年后,康熙在畅春园驾崩,四阿哥胤?继承皇位,改元雍正。张廷玉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期。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闹得轰轰烈烈。朝中大臣也不约而同的选边站队,而张廷玉却是其中的异类,他从不和这些阿哥们结交,一心为皇帝办事。
新登基的雍正对张廷玉的品行和能力非常赞许,将他视为心腹,有什么事情都要让他去办,就连密旨也会告诉他。张廷玉生性谨慎,虽然身在中枢,位高权重,但是从不结党营私,也不向朝中大臣和自己家人透露任何公事。
他奉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原则,对雍正的任何决策都少有异议。与其说他是雍正朝的名相,不如说他是雍正朝的秘书长。
也正因如此,生性多疑又权力极盛的雍正对张廷玉一直是信赖有加,除了亲弟弟怡亲王允祥,雍正最信任的就是张廷玉了。
1729年军机处设立,张廷玉位列怡亲王允祥之后,奉命拟定各种典章制度,还监管吏部各种事务。怡亲王去世后,张廷玉升任领班军机大臣,雍正盛赞他是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除了生局外,雍正还不吝惜各种物质赏赐,甚至还把圆明园附近的澄怀园赏给张廷玉,张廷玉因此号称澄怀主人。除此之外,雍正还给了张廷玉一个重磅大礼——配享太庙。
太庙是皇帝的宗庙,作为大臣能配享太庙,享受皇家香火,这在古代是堪称最高荣誉的事情。雍正一朝配享太庙的仅有20余人,而张廷玉却是其中唯一的汉人。由此可见雍正对张廷玉信任到何等地步。
然而,也正因这个配享太庙的承诺,让张廷玉的晚年陷入凄凉潦倒之中年,雍正驾崩,四阿哥弘历登基改元乾隆。
作为三朝老臣,又是雍正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张廷玉在乾隆初期还是很受重用。在乾隆出京时负责总理京城事务。
1739年,张廷玉又主持修成了《明史》,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编写时间最长的史书,93年间数易其稿,最终在张廷玉的主持下修成。这让张廷玉除了以名臣身份在青史留名之外,又以《明史》作者的身份在明史留名。
然而,他与昔日的同僚鄂尔泰的矛盾却是与日俱增年,已经77岁的张廷玉向乾隆请求退休,然而却被乾隆拒绝。
张廷玉年事已高,一心想要回家养老,乾隆多次挽留,张廷玉也坚持己见。四年后,乾隆终于松口让张廷玉退休,张廷玉高兴之余,又想找乾隆确认一下当年先帝承诺的配享太庙是不是还做数。
乾隆对张廷玉执意退休本就是心怀不满,见张廷玉又来追问配享太庙的事情更是火上心头。乾隆虽然写了手诏声明雍正的遗命,但是又写了一首诗告诫张廷玉不要得意忘形。
张廷玉拿到这一纸承诺之后没有亲自去谢恩,反而派自己儿子代替,乾隆更加恼火。让军机处传旨命张廷玉回奏,当时在军机处当值的汪由敦是张廷玉的学生,见皇帝发怒,连忙求情,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廷玉。
张廷玉知道大祸临头,连忙进宫请罪。乾隆借机大做文章,下旨让朝臣给张廷玉议罪,鄂尔泰一党更是借机大肆攻击张廷玉。乾隆下旨让张廷玉退休削去爵位,但是死后仍可配享太庙。
折腾这么一圈以后,张廷玉决定在第二年春天告老还乡。但是好巧不巧的是,张廷玉早不走晚不走,偏偏是在皇长子永璜丧礼刚过就要走,更是让乾隆怒不可遏。
乾隆不仅下旨把张廷玉痛骂了一顿,还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但是事情还没结束,在张廷玉回乡后不久,张廷玉家的亲戚朱荃又被查出诸多不法事,张廷玉作为举荐人也跟着倒霉,被乾隆派去的人抄了家。
虽然乾隆又把张廷玉的家产还了回去,但是张廷玉也彻底颜面扫地。5年后,张廷玉在家乡病逝,享年83岁。乾隆下旨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