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此同时,回到住所的许宁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他正沉浸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中。
这次与空中客车公司的谈判异常顺利,签署意向协议后,他获得了100点科研积分、1000点工程经验以及3000点管理技能。
系统显示,他的科研积分已累积至600点。
看着面板上的数据,许宁信心满满:
理论水平:二级(已掌握3500/知识点)
工程经验:二级(累积2000/实战经验)
管理能力:二级(拥有3000/的管理智慧)
综合能力:稳稳二级
手头项目:零个进行中
可接项目:两个待启动
更让他心里有底的是,那600点宝贵的科研点数,关键时刻能让系统快进,直接甩出项目成果。
在镐京小憩几日后,许宁重启了对唐正林的承诺——完成《有限元思想在飞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最后两章。
遗憾的是,系统并不把写书当项目,外挂这回不灵了。
但许宁不慌,他有老本行打底,加上重生后从系统、书籍等多渠道汲取的新知,足以对有限元法来个系统梳理。
原计划嘛,简单明了,一章讲计算流体力学,一章谈计算结构力学,先科普基础,再举几个例子,最后扔几道练习题,齐活!
可一上手,他就发现内容不够接地气。
这书是给90年代的初学者准备的,那时候,很多人本科才开始碰电脑,不少工科专业压根不学偏微分方程。
得照顾到大家的接受程度啊,解释一个术语带出三个新词,那逻辑顺序肯定有问题。
结果,两章的内容越写越**……
没几日,预留的篇幅就飙破了一百页大关。
许宁刚着手撰写关于不可压缩介质和结构分析中infsup条件的内容,这已经是简化版,删去了不少细节和练习题。
考虑到内容的复杂性,他最终决定不再拘泥于狭小的空间内精雕细琢,而是大胆放开手脚,从基础的向量、矩阵到张量的概念讲起。
他的计划逐渐展开:
从工程分析的基础概念入手,逐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方法,涵盖离散与连续系统的求解策略;
有限元法的构建,等参有限元矩阵的计算,以及基于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还有特征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
几天后,当他整理完初步大纲时,才惊觉自己设下的任务有多么庞大。
原以为两章就能搞定的内容,现在看来可能需要两本书才能完整表达。
意识到这一点后,许宁立刻拨通了唐正林的电话。
幸运的是,唐院长正好在办公室,并迅速接听了电话。
“唐院长,我是许宁。”
他直入主题:“关于编写新教材的事,按照现在的思路,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听到这话,唐正林立刻警觉起来。
“小许,别急,慢慢说。遇到什么难题,学院会全力支持你。”
他对这本教材寄予厚望,不仅希望它能提升研究质量,更期待能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推广使用。
许宁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提纲,心中已经有了教材的雏形。
仅仅列出的一级和二级目录,就已经占据了七页纸的空间。
他深知,这样的内容量,一本书是容纳不下的,至少需要分为上下两册。
“唐院长,篇幅限制让我难以充分展开,我希望能获得您的许可,将这些知识编纂成一本完整的教材。”
许宁诚恳地说道,紧接着又补充道:“不过,可能得分为上下两册。”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显然唐正林被这个提议震惊到了。
“唐院长?”许宁轻声询问,担心自己的建议过于突然。
写书本身不在唐正林的管辖范围内,但作为学院的***,他对教材的认可和支持至关重要,特别是如果要调整本科教学计划以适应新教材的话。
没有唐院长的支持,这本教材只能是纸上谈兵。
“啊?写书?而且是两本?”
唐正林回过神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对于许宁的能力,他是完全信任的——上次听他讲课时展现的专业素养已经证明了一切。
然而,编写教材并非易事,尤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考虑到三月份即将到来,留给许宁准备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研究的时间不多了。
一年内完成两册教材的写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唐正林温和地问道:“小许,你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两本书吗?”
许宁接到唐院长的电话时,笑出了声:
“唐院长,我打电话给您,正是因为我担心自己完不成这任务啊。”
“咱们学院的教材编写工作,您总不会让我一个人扛下来吧?”
事实上,这也是他联系唐正林院长的另一层考虑。
按照既定的大纲,这套教材预计会有700到800页,不仅篇幅巨大,还包含许多复杂的图表和公式,输入与排版都极具挑战性。
如果全靠他自己动手,可能要花费难以估量的时间。
虽然这是头一遭编书,但许宁知道行内不少主编实际上只负责框架设计和内容审核,并不亲自撰写大量文字。
当然,完全交由他人代劳的做法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特殊,他打算亲力亲为处理关键理论部分,而将制表、绘图等辅助工作分配出去。
时间对许宁来说十分宝贵,他很难抽出大段时间来完成这样的任务。
“所以你是想我给你安排人手对吗?”
唐正林沉吟片刻:“写教材需要的是既懂专业又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太外行得从头教起,年纪大的话,打字速度可能跟不上。”
经过一番思考,唐正林提议道:
“这样,我安排刘远博教授和他的团队来协助你,你看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许宁愣了一下。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远博的角色转变如此之快——从他的老师变成了即将合作的同事。
这种变化令人啼笑皆非。
刘远博觉得许宁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既然对方乐意接手,他自然乐见其成:“行,就按这样办吧。”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