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409章 合情合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嘉诚终于逮住机会插话进来:

    “其实啊,后来电科集团的工程师提到,我们能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多亏了许工您的点拨。”

    “我的点拨?”许宁对这突如其来的恭维有些措手不及。

    “没错。”

    陈嘉诚肯定地点点头:“14所的一位郭姓工程师说,他们从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获得了灵感。

    根据那个思路,他们在歼8c的1472雷达上加入了一种新的抗干扰模式。

    虽然这样做稍微影响了雷达的刷新率和探测距离,但却成功避开了敌方的欺骗性干扰。之后,我们用霹雳11导弹击落了一架米格25。”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重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事后,我们还与巴铁空军合作,在坠机现场找到了飞行员和飞机残骸。”

    郑良群见状赶紧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我们把那个关键的电子战吊舱秘密带回国内,交给相关部门研究。

    至于能否仿制出来,就看他们的本事了。不过,我们都希望有一天能拥有类似的装备。”

    听到这里,许宁明白了——这个强大的电子战吊舱才刚开始被研究,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现在是哪家单位负责这个项目呢?”

    他好奇地问道,心里想着如果是在航空工业内部的话会方便很多,否则可能需要通过丁志恒的帮助才能接触到相关人士。

    “当然是我们电科集团啦。”一个年轻的声音突然响起。

    许宁转头一看,只见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不像传统工程师的年轻人正向他们走来。

    “您好,我是郭林科,来自电科14所。”

    两人礼貌地握了握手。

    “容积卡尔曼滤波法的创始人之一竟然在这里。”

    郭林科说道:“您的研究对我们这次克服雷达干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的非常感谢。”

    “这是学术交流应该做的。”

    许宁谦虚回应,但他的心思已经转向了另一个问题:“关于运回来的那个电子战吊舱,我是否有机会……”

    郭林科没等对方开口,便已猜透其意,抢先一步说道:

    “您当然能加入,事实上,即便今天没能碰面,我们也打算邀请你们两位参与项目。

    毕竟,在控制工程领域,国内恐怕找不到比你们更有权威的专家了。”

    “我们两位?”

    许宁顺着郭林科的目光向后望去,只见一位身高与他相仿的女士正站在那里,双臂交抱。

    “徐研究员?”

    来者正是之前在机翼设计优化项目上合作过的徐舒。

    “许博士,好久不见。”

    自上次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合作以来,尽管两人通过邮件保持联系,并共同发表了顶级期刊论文,但未曾再次见面。

    “听郭工的意思,我们似乎又有合作的机会了?”

    许宁轻轻握住了徐舒伸出的手。

    “是的,我非常期待。”徐舒整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微笑着点头。

    徐舒无疑是个天才,二十多年来,她从未遇到过一个同龄人能在合作中与她匹配。

    通常情况下,她不得不暂停自己的工作以等待或协助他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即使是她在伯克利留学时的导师,到了她博士二年级之后也难以跟上她的节奏。

    徐舒并不介意多承担任务,但她无法忍受因团队成员进度滞后而被打断思路。

    因此,她逐渐倾向于一种更高效的合作模式:

    自己统筹全局,将不影响整体进展的小任务分配给其他人。这种方式更像管理下属而非同事间的合作。

    加入计算技术研究所后,除了指导几名研究生外,徐舒几乎没有与其他研究员有过深度合作。

    直到遇见许宁,一切都改变了。

    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有一个合作伙伴能够跟上她的步伐,甚至偶尔还能领先。

    这种默契带来的合作体验让徐舒感到无比畅快。遇到难题时,终于有人可以和她同步思考、交流,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

    这段时间,徐舒常常怀念起与许宁共事的日子。

    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合作自然愉快。

    “预祝我们再次合作顺利。”许宁简短地说道。

    “有你们两位的支持,干扰吊舱的研究一定进展顺利。”

    郭林科在一旁兴奋地说。

    看到两位专家迅速达成一致,他迫不及待地表示:“那我回金陵后就立即提交项目申请,邀请两位加入,怎么样?”

    怕他们改变主意,郭林科的语气里满是急切。

    “好。”许宁干脆利落地答应了。

    “可以,等你们的消息。”徐舒虽然看起来有点冷淡,但其实很期待这次合作。

    “说起来真有趣,我们的论文一发表,就被机电二局和你们14所同时看中,应用到了霹雳11导弹和1472雷达上,最后还装在歼8c上了呢。”

    许宁试图延续话题,看着高兴的郭林科说。

    然而,这番话却让徐舒感到惊讶:

    “你不是建议投IBEB

    Pransactions

    MM

    Futomatic

    Kontrol吗?这么有名的期刊,”

    “当然知道它的地位,控制领域的好期刊也不少,但我以为他们不会那么快拿到最新的内容。”许宁解释道。

    当时学术信息传播远不如现在便捷,尤其是国外刊物往往需要通过邮寄获取,过程漫长且成本高。

    “看来你真的不清楚这篇论文在业内引起的轰动。”徐舒无奈地摇摇头。

    许宁愣住了,感觉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在许宁的认知中,一篇发表在IBEB

    Pransactions

    MM

    Futomatic

    Kontrol上的论文确实能为作者在控制领域赢得声誉,但没想到这次的情况特别。

    郭林科看出了他的疑惑,适时地解释道:

    “老许,你和徐舒的文章是首篇完全由国内研究者撰写并发表在这个顶级期刊上的作品,这对我们国家的控制科学界来说,意义非凡。”

    这句话让许宁意识到,他们不经意间创造了历史。

    “原来如此。”他低声说道,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在国内,研究人员要达到这样的成就并不容易,而他们做到了。

    因此,学界对这篇论文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第一时间获取,这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