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完政权,君臣之间矛盾加大。
徐寿辉眼看陈友谅势力不断扩大,担心陈友谅尾大不掉,想要迁都龙兴,以便将势力向陈友谅的地盘渗透。
这种赤裸裸的抢权,就像当年郭子兴抢朱元璋的兵权一样。
陈友谅不是朱元璋,没有这么厚道,愿意接纳徐寿辉,所以就拒绝了徐寿辉的无理要求。
徐寿辉是天完政权的皇帝,陈友谅是他的部将,打下来的地盘,自然算是他的。
所以徐寿辉不顾陈友谅的强烈反对,强行迁都龙兴(洪都),带着随从浩浩荡荡乘船到江西。
天完政权原来的都城汉阳在长江边上,龙兴(洪都)在长江支流江西赣江上,而陈友谅的首府却在九江。
所以从汉阳到龙兴,要经过九江。作为臣子,要去迎接皇帝。
陈友谅读过书,心思重,就不由得不寻思:老徐携家带口的来,到底是迁都,还是有别的什么意思?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罕见:汉高祖刘邦担心楚王韩信谋反,却不敢和他正面交锋,就假装游云梦泽,召韩信来见驾。
隋文帝代周的时候,赵王为了铲除杨坚,就假装设宴,把隋文帝请到家中做客,要趁机除之。
还有那北魏孝文帝,说是南征,实际上却是迁都。
就是他陈友谅前不久,不是也这样干过吗?路过安庆的时候,把守将赵普胜给约出来,然后给绑了杀了。
现在老徐来,真的是迁都吗?要知道赵普胜是徐寿辉的老部下,老早就投奔了天完政权。
这么一个对老徐忠心耿耿的人,我却把他给杀了。老徐这时候来,我出去迎接的时候,给我来一个伏击,把我擒杀了,我不是比窦娥还冤啊?
就算他不是为了给我下黑手,真的要迁都龙兴。
这是咱老陈打下的地盘,徐寿辉是名义上的皇帝,他势必会在江西渗透。
老徐占领三个省,我就只剩下半个安徽,还拿什么和她分庭抗礼?
对于老徐这种明火持杖,来抢自己地盘的行为,陈友谅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在江都伏击徐寿辉,把徐寿辉的随从都杀个干干净净。
然后让徐寿辉迁都江都(九江),把徐寿辉控制在自己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天完军的大权。
陈友谅斩了赵普胜,又突击软禁了徐寿辉,自封汉王,掌握了天完政权的实权。
徐寿辉起兵时间比老朱早,在义军中实力远高于江南另外两路义军张士诚和朱元璋,和小明王不相上下。
如今陈友谅掌握了天完政权,四省之地尽归陈友谅。他本该一鼓作气,顺江东进,攻打应天,然后威逼张士诚投降,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可家大业大陈友谅并没有对朱元璋出手,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赵普胜是天完政权元勋彭莹玉的弟子,和邹普胜,丁普郎等大将是师兄弟。彭莹玉是个和尚,在传教的时候,遇到天资好的信徒,就编入嫡系,还赐一个谱字辈的名字。
所以天完政权,很多大将名字中都带一个谱字,丁普郎、赵普胜、赵普胜等人就是彭莹玉徒弟中的佼佼者,他们分管各个部门。
他不仅忠于徐寿辉,而且能征善战,在天完政权号称是四大金刚。就连以彪悍着称的傅友德,都在他下面。
就是这么一个人被陈友谅给杀了,这还不说,老小子还挟持了徐寿辉。
徐寿辉是天完政权名义上的老大,弥勒佛教的圣主,政权精神领袖,陈友谅也把他给收拾了。
陈友谅的这一系列的昏招,让天完政权人心惶惶。邹普胜、丁普郎先后叛逃。
为了稳定军心,安抚后方,就暂时停止了对外扩张的趋势。
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陈友谅虽然利令智昏,让天完军人心惶惶。陈友谅有几个可以信得过的兄弟:陈有德、陈有信,还有义弟张必先,张定边。
他们都是当世豪杰,那张定边的武力值更在常遇春之上。
陈友谅把这些兄弟都安插在重要岗位,填补邹普胜、丁普郎等人出走的空白。
这时候,他也没有把事情做绝,把徐寿辉给杀了,而是把他作为吉祥物高高挂起,所以除了彭莹玉几个谱字辈徒弟出走之外,中下级军官到没有大的骚动。
凭借铁的手腕,短时间内,陈友谅倒也稳定了天完军的局势。
朱元璋也要抓住这短暂的时间,积极屯田,发展生产,整顿军备,准备迎接陈友谅的暴击。
双方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光,谁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历史上,朱元璋在1356年,攻克应天的时候,被诸将推举为吴国公。这个类似于非法政府,是没有合法程序的。直到龙凤七年(1361年)韩林儿才给朱元璋补发了手续。
现在由于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的发明,让老朱实力的暴增。韩林儿提前两年,在龙凤五年冬就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同时封马秀英为一品诰命夫人,朱标也被封为吴国公世子。
吴国公世子非同小可,那就是吴国公的接班人,就是少主公。
既然是是少主,诸将见到之后就要参拜。
朱标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四岁孩子,让和老朱一起打天下的文武百官参拜他,这多少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朱元璋也会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你他么还没有做稳江山,就要在兄弟们面前摆谱。
这就是小明王在猜忌朱元璋,离间他和兄弟们的关系啊!
当初郭子兴死的时候,小明王就摆了朱元璋一把,现在又玩这一出,朱元璋很是气愤。
对于小明王直接插手自己家的事物,要是别的事情,肯定是阳奉阴违。
他原本就特别喜欢自己的好大儿,现在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既然小明王有此意,那老朱就做一个顺水人情,同意了小明王的做法。在朱标加冠之前,百官不必行礼。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小明王你这点道行在咱老朱面前摆弄,你太天真了。
就这样,朱标前面多了一个封号—吴国公世子。喜欢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