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 > 第213章 是大学生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八年的三月份,许笛意气风发的走进京大的文学院,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昨天晚上,已经开过班会了,许笛已经抄了课程表。

    她们班的同学,大体分为三类。

    年纪最大的老三届,已经三十出头了。这一两年毕业的,才十七八岁。剩下的就是她们这样,不大不小的,工作,下乡几年的青年。

    不到三十人的班级,形成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梯度。

    昨天开班会的时候,许笛还有点恍惚,所以,对于班里的同学,她真没记住几个。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了一通,教室已经到了。

    许笛到的不早不晚,教室里零零散散的坐着十多个同学了。

    找了一个离黑板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第一堂课,也不知道老师是男是女?

    “你好,你在哪个寝室,怎么没看见你?”

    许笛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她回头,看见和她说话的女同志。

    “你好,我没住宿舍,家里孩子小,晚上离不开我。”

    许笛不是特别会社交的人,与人来往,大多数处在被动的位置。

    “我叫刘云,回城知青。”

    “许笛,之前是工人。”

    刘云说话嗓门有点大,还略微带点口音。

    “那你挺幸运,没去下乡。我在东北待了八年,十七岁去的,二十五岁才回来。”

    刘云虽然坐着,但是,许笛能感觉出,她个子要比自己高。

    “这么久,能考回来,你也挺厉害的了。”

    许笛现在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心里也是忐忑的,她不知道自己能学成什么样,她并不聪明。

    “一般厉害,我这么多年,坚持不结婚,就是为了回城。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结局是好的,这不,我回来了。”

    刘云的这个笑里,有太多的心酸。

    两人萍水相逢,算是第一次见面,刘云说的有点多。

    可能是她想说一说,也可能是一时脑子不运转了。

    总之,说了一些,她自己停住了,老师进来了。

    许笛也聚精会神的听课,知道自己不聪明,就要努力学习。

    奶奶说了,她要想留校,学习成绩要好。

    许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要求,先努力学习。她知道,不努力,就一定不能达到要求。

    一上午,许笛她们上了两堂大课,下午还有两堂大课。

    虽然是开学第一天,学习气氛很紧张。许笛她们的课表,安排的满满的。

    下课铃一响,大伙都往外冲,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占座。

    “许笛,你中午去食堂吃饭呢?”

    “不去,我回家吃饭,顺便看看孩子。”

    许笛收拾好东西,她早上骑自行车过来的。

    暖暖这学期不去学校,她九月份直接去附小的育红班,明年九月份就上一年级了。

    许笛想着,家里院子大,不去也行,三个孩子有伴,她休息也能陪着她们。平时,她可以自己教她们一些学前知识。

    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需要十多分钟,还挺方便的。

    到家的时候,吴姨已经做好饭了,中午天气好,钱奶奶带着三个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妈妈,你放学了?”

    “对,妈妈放学了。

    你们在家玩的开不开心,有没有听太奶奶的话?”

    “妈妈,我们听太奶奶的话,也高兴。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圆圆这两天想爸爸,已经念叨好几次了。

    “妈妈,爸爸知道我们新家在这吗,会不会找不到我们的新家?”

    暖暖也想爸爸了,好久没看见爸爸了。

    “放心吧,爸爸会找到新家的。妈妈告诉爸爸我们新家的地址了,爸爸很厉害,都不会迷路的。”

    许笛给张朝阳寄了信,打电话,没联系上人。

    说到电话,家里的电话也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到这边。

    许笛不清楚这时候电话申请流程,她只知道这时候电话不是想申请就能申请的。

    也不知道张朝阳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些事,他应该清楚。

    “饭好了,进来吃饭吧。”

    吴姨做好了饭,招呼大伙吃饭。

    许笛带着孩子们去洗手,吃完饭,下午,还要去学校。

    搬来这边,吴姨有点辛苦,很多事情,需要重新摸索。

    “吴姨,家里需要买重的东西,你不用着急,等我放学了,我骑自行车去。”

    “好,知道了,暂时家里东西都够。”

    吴姨挺喜欢这个新院子的,住的宽敞,虽然活要比之前多了一些。

    但是,小笛另外给她补贴。三个孩子也懂事,不会让她操心。

    “小笛,电话的事情,我下午会和有关部门说,你不用担心。”

    钱奶奶想起这件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朝阳又不在家,有个电话方便。

    “知道了,奶奶。奶奶,你说,我们要不要养只狗。”

    许笛觉得家里院子太大,前院后院,有只狗的话,会好一点吧。

    要是有坏人,最起码能汪汪两声。

    “要,妈妈,还要一只猫。”

    团团难得的,这么积极发表意见。

    “两只狗,两只猫。”

    圆圆也举手,她喜欢小动物。

    暖暖没说话,但是眼神说明了一切。

    “好,下午,妈妈去给二姥爷打电话,让二姥爷给留意一下,看看有谁家的小狗下崽子了,给要一个。”

    “还有猫,妈妈,还有猫。”

    知道了,还有猫。

    钱奶奶摸了摸挨着她的团团,孩子们难得的提出要求,必须满足。

    吃完饭,许笛带着孩子们收拾碗筷,又陪她们玩了一会口袋,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去学校。

    下午的课,许笛也是听得认真,整个教室,没有说闲话的,大伙都在认真的听课。

    十年了,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没有人不珍惜。

    放学以后,许笛去了邮局,去晚了,邮局已经下班了。

    明天中午,她放学先去打电话,再回家。

    在许笛想着让爷爷帮着要狗崽的时候许爷爷已经先一步想到了。

    上次过来帮忙,他就想到了。

    小笛新家前后院子那么大,虽然院墙很高,但是也不敢保证没有胆大包天的人。家里没有顶事的男人在家,养两只狗,可以看家护院。

    “爹,你再要一只猫,小笛家有仓房,耗子也不能少了。”

    许二叔刚从大队部回来,他是会计,暂时不用跟着上工。

    “也是,上次堵了好几个耗子洞。

    不着急,你林叔家都有。这几天,猫狗都要下崽子了。

    我让你林叔给暖暖几个做了秋千架子,跷跷板,还有一个鸡笼子。

    等狗崽子断奶以后,你找一下队上的拖拉机,再跑一趟,拉一车绊子,再把东西给送过去。”

    “行,我知道了,爹,许强从你那拿钱了?”

    “没有啊,怎么了?”

    许爷爷有点懵,大志这话转的有点快。

    “许强转正了,回来迁户口,着急忙慌的,都没来得及说花了多少钱。”

    许二叔手里有些积蓄,之前说给他三百,他也没回来拿啊。

    “转正了,那挺好。许强不是惹祸的孩子,没准他找小笛借了。

    你不用操心,他心里有数。老许家,脑子最灵活的就是许强了,其次是小佳。”

    许爷爷心里有数,他家小笛,从小淘气,但是心眼实。

    许大志想着,这个休息日,许强不回来,他就去城里问问。

    这孩子,脑子活,主意也大,他还是看着点吧。喜欢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