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 > 第226章 都回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笛没想到,前两天还在念叨小军,没过两天,还真的回来了。

    “姐,我回来了。

    暖暖,团团圆圆,有没有想舅舅?

    钱奶奶好,吴姨好!”

    许笛没想到,一开门,会见到小军,一年不见,模样变了。

    许军进屋,挨个打了招呼。

    “姐,我变化有那么大吗,怎么感觉你不认识我了。”

    “变化不小,个子长了,脸也变了,不再稚嫩,有了成年人的模样。”

    许笛看着已经冒胡茬的弟弟,真的长大了。

    “那是因为在部队每天拉练,脸都被吹皱了。

    不过,姐你倒没怎么变,依旧那么漂亮。”

    “舅舅,你真会说话,我妈妈笑的眼睛都没了。”

    圆圆这个小家伙,瞎说什么大实话。

    “哈哈……我们圆圆还是这么可爱。舅舅给你们带了礼物,来,看看。”

    小军打开自己进过来的包,开始往外掏东西。

    钱奶奶看着小军,这孩子,刚进来的时候,一身军装,显得成熟了。可是,和几个外甥女笑作一团,又变回之前的样子。

    许笛看了一眼时间,去厨房,想着晚上做点什么吃的,给小军解解馋。

    部队的伙食管饱不管好,不可能像在家一样,做的这么丰富。

    “小军,晚上在这吃,姐给你做点好吃的。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

    “姐,我想吃饺子,肉馅的。

    在南边,基本不怎么吃饺子。”

    “行,家里有肉,咱们做猪肉葱花的,猪肉白菜的,猪肉酸菜的。”

    许笛觉得想吃饺子,太容易了。

    小军在客厅陪着三个外甥女玩,顺便还能陪着钱奶奶聊天,说一说南边的风土人情,三个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

    许笛下地窖,拿一棵白菜和两根大葱上来。

    这地窖真不错,冬暖夏凉,秋菜放进去,不会烂,尤其土豆,不会长芽子。

    厨房里,许笛剁肉馅,吴姨洗白菜和大葱。

    前几天,二叔说大队杀猪了,许笛让她二叔帮着买了五十斤肉,骨头,排骨还有板油。

    许二叔自己家笨榨的豆油,也给拿了十斤。

    二叔和许俊一起送过来的,许笛今年又给爷爷奶奶做了新棉袄棉裤。正好,让二叔给带回去。

    许笛空间里又种了棉花,她想着,以后往出拿东西,会比以前容易多了,借口好找了。

    但是,棉花,布匹这些,暂时还是需要票的,并不容易弄到。

    正规途径没有,以前的倒买倒卖的那批人,手里不缺稀罕货。

    许笛前几年给三位老人都做了新棉衣棉裤,一晃好几年了,许笛今年又重新做的,一人一套,三套棉衣,都是许笛自己做的。

    许笛没去裁缝铺,自己按照上辈子的样式稍微改动一下,没做的太肥大,有考虑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也不习惯太瘦的。

    做好的衣服,钱奶奶试了,她觉得舒服,许家爷爷奶奶,也说不错。

    所以,许笛家,真的不缺肉。

    现在城里,每家一个月,就那么多肉票,吃没了,就没了。

    许笛家油水一直很足,真的不缺。

    牛坊大队的大队长和会计这些基层干部,胆子比较大,前几年,就开始养猪,养鸡,都用村集体的名义。冬天交了任务猪,队上就开始杀猪。离城里近,谁家有亲戚在城里,不差钱的,都会来买肉,就像许笛这样的。

    当然了,有许爷爷和许二叔两任会计,许笛买的肉都是最好的。

    晚上,猪肉葱花馅的饺子,猪肉白菜馅的,猪肉酸菜馅的,包了差不多三百个饺子。

    许军也会包饺子,擀皮。

    人多力量大,饺子包好了,煮熟了,许军自己吃了两大盘,差不多四十个饺子。

    “姐,不行了,吃撑了。”

    许军感觉,他张嘴,饺子都要跑出来了。

    “感觉吃一颗山楂丸子,消消食,好回家,一会天黑了。”

    吃饭的时候,许笛才知道,小军上午到的,在家待了一会,就过来了。

    “嗯,是要回去了。”

    许军知道,他大姐家的两个孩子,现在还留在家里。

    许军回到家的时候,许家也刚准备吃饭。

    “小军,洗手吃饭。”

    “我吃完了,在我二姐家吃的。”

    “你二姐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许母知道,小军和他二姐感情好。

    “包的饺子,猪肉白菜馅的,猪肉酸菜馅的还有猪肉葱花馅的。”

    许军吃了一顿丰盛的饺子,感觉心里特舒服。

    “你大姐这几天也会回来,到时候,你们好好相处。”

    “妈,这话,你应该和我大姐说,我一直都在用心的和哥哥姐姐相处的,能不能友好,从来不取决于我。”

    许军觉得,他妈一遇到他大姐的事情,就容易有失偏颇。

    “也不能这么说,你大姐也不容易。找了那么一个男人,有那么一个婆家,也倒霉到家了。”

    许军没有多说什么,说多了,他妈又该不高兴了。

    三天以后,许梅下了公交车,往家属院走去?

    她一个人回来的,李更生对孩子不上心,她不能不上心。

    说得难听一点,这是她唯二的两个孩子,却不一定是李更生的。

    如果哪天她俩离了,他一定不会顾忌两个孩子,会很快生下其他的孩子。

    毕竟,当初难产的是她,以后不能生育的也是她?

    这次去沪市上大学,在李更生熟悉的地方,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李更生。

    在云省,李更生是略微忧郁的,他站在夕阳的余晖里,弹着手风琴。金色的光照在他一侧的脸上,真的很迷人。

    那些年,她们一起生活,一起生儿育女,真的挺快乐的,至少,她自己觉得很快乐。

    可是,现在,她们一起在沪市,李更生不一样了。

    手风琴不弹了,周日回婆家休息,早上,蓬头垢面,端着痰盂去公厕排队的那个人,在她看来,是那么的陌生。

    那一刻,许梅感觉有什么东西离她而去,具体是什么,她又想不明白。

    这次放假,她让李更生和她一起回来看孩子,他没同意,说自己不想去丈母娘家蹭吃蹭喝。

    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之间,没有了共同话题。

    在许梅脚步匆匆回家的时候,许勇也下了车,准备回牛坊大队。

    今年,他们集训结束的比较早,可以好好回家陪爷爷妈妈和爸妈了。还要去看看他的外甥女,也不知道长得像谁,性子像谁?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多大年纪,过年的时候,回家,都是高兴的事情。

    虽然离过年还有几天,但是年味已经很浓了。喜欢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