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大夫,林大夫!”
一阵急促且带着几分沙哑的呼喊,仿若一把锋利无比的剑,瞬间划破了傍晚的静谧。那声音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惊得路边树枝上的小鸟都振翅高飞。林一哲闻声猛地转身,只见村里的老猎户张大叔,扛着那杆被岁月打磨得油亮、枪身刻满了故事的猎枪,正步履匆匆地朝着他奔来。张大叔平日里走路虎虎生威,脚下生风,每一步都带着猎人特有的矫健与利落,可此刻额头上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滚落,顺着他那饱经风霜的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他的神色焦急又无奈,脚步也变得凌乱而沉重,每一步都扬起一小撮尘土,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烦恼与忧虑。
“张大叔,这是咋啦?这么着急忙慌的。”
林一哲赶忙快走几步迎上前去,心中暗自揣测,莫不是村里又有人突发疾病了?一种医者本能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担忧,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张大叔跑到林一哲面前,双手撑着膝盖,弯下腰,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地说道:“林大夫,你可算回来了。我家那几亩地,不知道撞了什么邪,种下去的庄稼苗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精打采,叶子黄得像秋天的落叶,还直打蔫儿。我请了好几个种地的老把式来看,他们瞅了半天,也都直摇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学问大,见识广,快帮我去瞅瞅,可别让我这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说着,张大叔的眼神里满是恳切与无助,仿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急切地渴望着一丝曙光,他紧紧地抓住林一哲的胳膊,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林一哲听了,微微一怔,心里犯起了嘀咕,自己虽说懂些医道,可这庄稼的事儿,不过是一知半解。但看着张大叔那焦急万分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拒绝。“张大叔,我也不敢打包票能解决这问题,不过我陪您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头绪。”
他拍了拍张大叔的肩膀,试图给他些许安慰,那温暖的手掌传递着力量与信心。
两人并肩沿着蜿蜒曲折、两旁长满了不知名野花野草的乡间小道,朝着张大叔的田地走去。此时,夕阳的余晖如细碎的金子般洒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像是给大地精心铺上了一层华贵无比的金色地毯,每一寸土地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不远处的稻田掀起层层金色的波浪,稻穗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轻响,那声音轻柔而舒缓,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美妙乐章。伴随着阵阵清新怡人的稻香,那是丰收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是农民们一年辛勤劳作的期盼。可张大叔却丝毫没有心思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路上唉声叹气,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咋办哟,这一季庄稼要是没了收成,我这一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可就全白忙活了,一家人的指望可都在这地里呢。”
他的声音里满是焦虑与无奈,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生活的重担,那紧锁的眉头和沉重的语调,让人深切感受到他的担忧与压力。
到了田边,林一哲蹲下身子,像一位经验丰富、目光敏锐的侦探,仔细查看那些庄稼苗。只见它们的叶子枯黄黯淡,毫无生机,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在微风中无力地颤抖着;茎秆也软绵绵地耷拉着,仿佛不堪重负,被生活的压力压弯了脊梁,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与挣扎。他又伸出手,轻轻插入土壤,感受着土壤的质地,眉头微微皱起,土壤板结得厉害,湿度也明显不对劲,那干燥坚硬的触感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林一哲陷入沉思,脑海中迅速翻阅着自己曾经读过的农书,回忆着从村里老人们那里听来的农事经验,那些零散的知识碎片在他脑海中不断碰撞、组合,他努力地在记忆中搜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张大叔,我看这庄稼苗啊,一是土壤太过板结,透气性太差,就像人被捂住了口鼻,根系没办法好好呼吸,自然影响生长;二是可能施肥不太合理,营养没跟上,就像人吃不饱饭,哪有力气干活呢。”
林一哲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认真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张大叔皱着眉头,一脸疑惑,挠了挠头问:“林大夫,那这可咋整啊?我之前都是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老法子种地的,年年都没啥问题,咋今年就出岔子了呢?”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不知所措,在他的认知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应该是可靠的,可现实却让他陷入了困惑。
林一哲笑着解释道:“张大叔,时代在变,这种地的方法也得与时俱进。您看,咱们可以先用锄头把地松一松,让土壤透透气,就像给房间打开窗户通通风。再施点有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给庄稼补充补充养分。另外,浇水也得讲究,不能太多,不然庄稼会被淹死;也不能太少,不然会渴死,得根据天气和土壤的干湿情况,恰到好处才行。”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张大叔更直观地理解,那生动的手势和耐心的讲解,让张大叔原本迷茫的眼神中渐渐有了一丝希望。
就在这时,村里的李婶挎着一篮子菜路过,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停下脚步,插了一嘴:“林大夫,你这说得轻巧,松松土、施施肥,哪有那么容易。张大哥,我看你啊,还是去庙里拜拜土地公,说不定是你哪里不小心得罪了神灵,人家才故意不让你的庄稼长好。咱们村祖祖辈辈可都是靠土地公保佑,才有好收成的。”
她一边说,一边摇晃着手中的菜篮子,脸上的表情十分笃定,仿佛在强调着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那自信满满的神态让人觉得她所言极是。
张大叔一听,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眼神在林一哲和李婶之间来回游移,看向林一哲:“林大夫,你说李婶这话……”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在科学与传统迷信之间摇摆不定,既对林一哲的科学说法抱有一丝期待,又难以完全摒弃多年来对土地公的信仰,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林一哲笑着摇摇头,耐心地说道:“张大叔,这庄稼的事儿,咱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土地公那是老辈子传下来的传说,是大家的一种美好寄托,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您要是信我,就按我说的试试,我保证,只要咱们用心去做,庄稼肯定能好起来。”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像春日里的暖阳,给张大叔带来了一丝希望,让张大叔原本悬着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他那坚定的语气和自信的眼神,让张大叔不由自主地选择相信他。
李婶一听不乐意了,双手往腰间一叉,挺直了腰板,尖声说道:“林大夫,你别在这儿瞎说了。这村里祖祖辈辈都是靠拜土地公保佑庄稼丰收的,你说没用就没用啦?你一个年轻后生,懂什么!”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打破了原本平和的氛围,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因她的激动而微微震颤,那愤怒的表情和激动的语调,让场面变得有些紧张。
林一哲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李婶,我不是说您的想法不对,拜土地公是咱村的传统,也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庄稼的生长,是有实实在在的科学道理的。土壤的肥力、肥料的搭配、水分的供应、光照的时长,这些才是影响庄稼生长的关键因素。咱们不能光靠求神拜佛,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
他的语气诚恳,试图说服李婶,眼中满是对科学知识的坚持和对传统观念的尊重,他希望李婶能够理解科学的力量,同时也尊重她对传统的信仰。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周围的村民们听到争吵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像潮水一般围了过来。有的村民觉得林一哲说得有道理,毕竟这些年新的耕种方法也确实让一些人家的收成变好了,他们回忆起自家尝试新方法后丰收的场景,不住点头,脸上洋溢着对科学的认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村民则觉得李婶说得没错,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总归是有道理的,他们对传统怀着深深的敬畏,认为老祖宗的智慧不可忽视,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声音此起彼伏,场面十分热闹,仿佛一场激烈的辩论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这时,村里的老秀才王夫子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他捋了捋那花白的胡须,慢条斯理地说:“依老夫看,林大夫所言不无道理。如今这世道,新学问、新道理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咱们种地也不能一味守着老规矩,不知变通。不妨就按林大夫说的试试,要是真有效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也不迟。”
他的话就像一阵春风,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村民们的争吵声也渐渐小了下去,大家都觉得王夫子说得在理,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张大叔听了王夫子的话,心里有了主意,咬了咬牙说:“行,林大夫,我信你。就按你说的办,要是这庄稼真能好起来,我可得好好谢谢你,你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就在眼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让人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