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轻轻叩响了黄兴书房的门,低声道:“大人,属下有紧急情报禀报。”
“进来。”黄兴的声音从房内传来,沉稳而冷静。
小旗官推门而入,迅速将自己在会同馆屋顶上听到的对话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黄兴,尤其是穆尔泰怒斥随从的那番话,以及随从酒后失言的细节。
黄兴听完,眉头微皱,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而冷峻。他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声,缓缓吐出五个字:
“假的,这是假的。”
小旗官一愣,但不敢多言,此事涉及到神武侯与陛下之间的关系,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大祸,不是他这个小人物能知道的。
低下头,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黄兴的进一步指示。
黄兴站起身,背着手在书房内踱步,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的笑意。
心中暗想:‘穆尔泰啊穆尔泰,你太着急了,这点伎俩,未免也太拙劣了些。
你以为用这种拙劣的反间计,就能挑拨陛下与神武侯的关系?真是可笑至极!
黄兴冷笑一声,停下脚步,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的夜空,心中对穆尔泰的算计嗤之以鼻。
‘无非是想效仿当年宋金之战时,金国用反间计挑拨宋高宗与岳飞的关系,最终导致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北伐功亏一篑。
可惜啊,穆尔泰,你打错了算盘。
神武侯贾?,或许真是当世岳武穆,用兵如神,忠勇无双。但陛下,却绝非那昏庸无能的宋高宗!
不对...
似乎也太简单了。
黄兴伸手摸了摸下巴:
‘穆尔泰既然敢用这种反间计,必然不会仅仅依靠几句酒后失言的话来定贾?的罪。
他一定还有后手,甚至可能已经布下了更大的局,将这个事情定死!
想到这里,黄兴猛地一拍桌子,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回想起此前锦衣卫密报中提到的一些细节——忠顺亲王府、义忠亲王府,以及太上皇一脉,近期频繁接触一些形迹可疑之人。
‘原来如此......
黄兴心中豁然开朗,可紧接着,想到这背后隐藏的利害关系,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凝重,一种沉重的压抑感扑面而来。
‘穆尔泰的计策,不仅仅是挑拨陛下与贾?的关系,更是想借助朝中那些人,将此事坐实。
忠顺亲王、义忠亲王,还有太上皇一脉,这些人本就与陛下不对付,巴不得北伐失败,好借此机会削弱陛下的威望。
若是他们与穆尔泰勾结,暗中推波助澜,甚至伪造证据,将贾?的“谋反”罪名坐实,那后果......
黄兴心中一凛,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好一个陷害、裹挟、威逼的连环计!
黄兴并不怀疑忠顺亲王、义忠亲王以及太上皇一脉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特别是太上皇一脉,如今势力便日渐衰弱,朝中大权逐渐被庆帝牢牢掌控。
而如今,贾?北伐屡战屡胜,声望如日中天,一旦北伐成功,贾?归来,必将成为庆帝的左膀右臂,进一步巩固庆帝的权威。
到那时,太上皇一脉的处境将更加艰难,甚至可能彻底失去在朝中的话语权。
权力......
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握在手中,谁又愿意轻易放手?
更何况是那些曾经站在巅峰的人。
他们绝不会允许自己失去权力,他们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即便是换一位皇帝,更甚至是改朝换代,也在所不惜!
黄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转身看向那名锦衣卫:
“此事暂且不要声张,继续盯着穆尔泰一行人,有任何异动,立刻禀报。”
小旗官连忙点头,恭敬地退了出去。
黄兴目送小旗官离开,微微叹了口气!
“已经丑时了,看来今晚是睡不着了!”
整理好衣冠,披上一件深色的斗篷,快步走出书房。夜风微凉,吹动他的衣角。
“备马,立刻进宫!”
黄兴对守在门外的亲信随低声吩咐道。
亲信随不敢怠慢,连忙牵来一匹快马。
......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大庆皇宫的奉天殿外,文武百官已陆续抵达,准备参加早朝。
随着钟鼓声响起,百官依次进入奉天殿,分列两侧,肃立等候。
庆帝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缓步走上御座,目光冷峻地扫视群臣,神情中透着一股无形的威严。
“众卿平身。”
庆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百官齐声谢恩,随后起身,各自站定。
庆帝微微抬手,示意朝会开始。
礼部尚书周凯穆上前一步,朗声道:
“启禀陛下,按照惯例,今日朝会伊始,需确定首要议题。
昨日清国使者穆尔泰前来求和一事,已在朝堂上下引起诸多讨论。
臣以为,此乃当前关乎国家局势的要事,故提议将清国使者穆尔泰求和之事作为今日首要议题,还请陛下定夺,并请诸位大臣各抒己见,共商国事。”
话音刚落,对昨日的穆尔泰进宫并未多言的几位大臣,今日却显得有些迟疑。
尤其是太上皇一脉之人,眉头微皱,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而新皇一脉,又似乎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一般,一个个也都是面色阴沉如水!
兵部尚书李毅率先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清国此次求和,虽表面诚意十足,实则包藏祸心。我军当继续北伐,彻底收复辽东,以绝后患!”
李毅的话音刚落,昨日还主张和谈的几位大臣,今日却纷纷沉默不语,甚至有人低头避开庆帝的目光,显然不敢再轻易表态。
史鼐和史鼎对视一眼,史鼐出列道:
“陛下,臣赞同李尚书的观点。清国此次求和,不过是为了暂缓贾都督的攻势,以求喘息之机。当继续命北伐大将军施压,迫使其彻底臣服!”
庆帝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群臣,淡淡道:
“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朝堂上一片寂静,昨日还积极发言的几位大臣,今日却仿佛哑了一般,无人敢轻易开口。
这时,张荣缓缓出列,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陛下,臣以为,清国此次求和,虽未必真心,但若能借此机会,暂时缓解辽东战局,也未尝不可。
毕竟,北伐耗费巨大,若能以和谈之名义,行缓兵之计,或许能为我军争取更多时间。”
张荣的话音刚落,常翰飞也出列附和道:
“陛下,张首辅所言极是。
清国虽屡遭重创,但其手中仍有十数万可战之师,若贸然继续北伐,恐有损我军元气。不如暂且和谈,以观后效。”
庆帝面上依旧平静,淡淡道:
“两位爱卿所言,倒也有理。不过,兵部尚书李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
清国此次求和,虽表面诚意十足,但极可能是缓兵之计,意图借此机会重整旗鼓,反扑我军。”
说罢,目光望向常翰飞和张荣二人:
“既然清国愿意俯首称臣,那更应率先拿出诚意来,否则朕难以信服!”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