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红楼大当家 > 第263章 失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匹快马从南城门直直入京,奔向皇城。

    在家抄书糊口的贾政和王氏穿着厚厚的棉衣,难得进京。

    昨天有村人进城说,宁国府大嫂子要不行了,夫妻两个辗转反侧到半夜都没睡好。

    他们当年固然有错,可是堂堂国公府,是什么人都能打进去的吗?

    蓝枝就算当上女子军的副尉官又如何?

    小小的七品,国公府不给她开门,不认她,她就屁都不是。

    去年和鞑靼的大战,没有贾家一次又一次往那边送药,没有在武库司的贾琏给宁夏方便,不要说升官了,她能不能活都难说。

    王氏一遍遍的念叨,让本来已经认命的贾政心里很不是滋味。

    尤其前些天,一个癞头和尚到家里讨水喝,说他们是天生的富贵命,还有一女该当极贵,怎么现在全变了?

    他疯疯癫癫的,说话颠三倒四,贾政原想让他喝了水就赶走,可是王氏居然还招待上了,给了一个白面馒头,问他怎么就有一女极贵,结果人家说,他女儿合该在宫中,伺候当今,风光省亲的。

    王氏当时就愣住了。

    他也愣住了。

    待到回神,和尚却又跑没影了。

    这几天王氏神神道道,非说他们一家子的富贵命,被大嫂子用邪术添到东府了。

    她对孩子们好,那是她心中有愧。

    要不然,本来都仰他们鼻息的东府,怎么一下子就起来了?

    贾政想反驳。

    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有时候,他也没办法说服自己啊!

    他想说大嫂整学堂是好事,如今的贾家族学据说很好。

    抄赖家是正事,一家子硕鼠,连他爹的陪葬都偷。

    还库银……,也是应该的。

    读了很多书的他,找不到大嫂的错。

    可午夜梦回也忍不住的叹息出声。

    怀疑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借命借运邪术,要不然,他堂堂国公之子,不该落此下场啊!

    他不是纨绔啊!

    他酷爱读书,虽然比不得东府的大哥,但少时谁不夸他?

    他忠厚有错?被人骗了是他的错?

    贾政不明白。

    王氏天天念叨要找那癞头和尚,他也跟着找了找。

    虽然并没有找到,但是这个心啊……

    贾政和王氏都明白,如今的他们若冒然然的进京,找大嫂说她借命借运,不仅不会有人相信,甚至很可能被某些人暗地里害了。

    但昨儿村人进京卖山货,说京里都在传,宁国府又要挂白了,他们两人就忍不住的想要进京看一看。

    若老天有眼,大嫂子真的不行了,那……,贾珍不成事,蓉哥儿未长大,东府还得仰西府鼻息,而西府是他娘做主。

    贾政感觉自己回家多哭哭,也许还能进那个家门呢?

    虽然如今的女儿不可能再进宫,但她还是侯夫人啊!

    还有珠儿,等他考了官,再寻一寻贾家在军中的老人,按住蓝枝,他们也未必不能和他一起外放,到没外人认识的地方,回归他们的富贵人生。

    这富贵本就是他们自己的。

    是投胎时老天给的,沈氏不该如此对他们。

    “不行了,我们去吃碗羊肉面吧!”

    王氏一大早起来,就跟贾政一人喝了一碗粥,一个鸡蛋饼。

    一路走来,差不多一个时辰呢。

    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虽说她已渐渐适应了饿这一事实,但如今她不想忍了,她马上就要回归富贵生活了啊!

    “顺便再朝人打听打听,那恶妇死了没。”

    贾政:“……”

    他一声没吭的就带她往前面的面馆去。

    儿子们建议他抄书,或者就默家中的孤本卖钱。

    贾政试了一下,默了一本以前常看的,赚了十多两银子,还了家中欠债。

    但也因为要默那书,错过了正月十六送敬堂哥的事。

    老太太因为这个,还特意让林之孝来家把他骂了一顿。

    如今……

    敬堂哥的棺材又回了铁槛寺。

    呵~

    一次没送走,二次再送,就要两人同行了吧?

    抱着这个美好愿望,他静听王氏打听宁国府的事。

    此时,他还不知道,他老娘因为沈柠病重,自己吓自己其实也病倒了。

    这边沈柠才好一点,那边老太太不相信府医的水平,也叫了太医。

    “这是……镇惊安神的方子?”

    贾赦虽然啥都是半吊子,但这镇惊安神的方子,是府医正让母亲喝的呀。

    这药父亲年老的时候也常喝。

    但那是因为他常年在外打仗,身上各种病痛多,后来又因为太子和大哥的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心悸的厉害。

    那时候睡个好觉对他而言已经成了奢侈,所以,常用此等方子。

    但老太太……

    “是!”

    王太医的脸上挂起职业微笑,“老太太身体上没什么大碍,就是这些天可能想的有些多,睡不安枕才引发了心悸。”

    “这样啊……,麻烦您了。”

    贾赦给林之孝使了个眼色,让他给王太医封个大点的红封。

    看他们走远,才随手把药方给小厮,“去抓药。”

    到了此时,他终于后知后觉的想到老娘为何非要他找和尚、道士做法事的初衷。

    老太太这是被大嫂突然病重吓着了,是要化煞吧?

    大哥哪怕真成了煞鬼,也不可能对大嫂出手的。

    后来又去道观看过哥哥好几回的贾赦清楚哥哥的隐忍和不易。

    他远离,最后装着向道,是想上面的两位放心,是想家人平安。

    哪怕死……

    他也和太子一样,算计了一把啊!

    贾赦心中难受的很。

    也幸好珍儿病急乱投医,他刚提就立马附和,要不然……

    贾赦磨了磨牙,都懒得回去看老太太那病歪歪的样子了,大袖一甩,直接走人。

    贾母本来挺担心自己得了重病的。

    虽说今儿一早,东府那边已经说沈氏好些了,可她这心悸的毛病到底又成了心头的一根刺。

    只是当大夫的,通常都不会在病人面前说你得了重病,要怎么怎么。

    老太太等着大儿子进来,套他的话。

    可是没想到,一等没来,二等还没影。

    “鸳鸯,去看看你们老爷现在在哪?”

    贾母有气无力的,都懒得看一直陪在这里的邢氏。

    这个没用的,但凡机灵点,都会自己去找赦儿,哪用得着她老人家吩咐?

    “是!”

    鸳鸯看了太太邢氏一眼,脚步匆匆的出去了。

    没一会,回来时,她的面色略有古怪。

    “老爷呢?”

    邢氏被婆婆用眼神剜了好几下,总算机灵了点。

    “老爷回去了。”

    鸳鸯给老太太掖了掖了被角,“说是他的雕版还有好多没做。”说到这里,她尽量堆上了笑,“老太太,您这里没大碍,要不然老爷也顾不得他的雕版活儿。”

    贾母:“……”

    很生气,但……似乎又很有理。

    儿子是个蠢的,但孝心方面没问题。

    想到儿子这几天两头跑,沈氏那边才好一点,听到她说家里的府医可能不太好,就马上张罗给请太医,还请了相熟的王太医,贾母突然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多了。

    肯定是她没大病,儿子才屁股一扭就走了。

    “赦儿的雕版是不是很难?我怎么看他手上都有伤?”

    贾母又用谴责的目光看向邢氏。

    “那伤不是做雕版弄的。”

    邢氏只能道:“是这几天打架弄的。”

    老爷刚开始雕东西的时候,确实常常受伤,但是如今的雕版是木头的,木头比石头好弄多了,而且迎春还给做了好些个指套,如今根本就不可能受伤。

    “……那你也看着点,他年纪也不小了。”

    贾母被憋了一下,再次谴责之后,生怕这个不会说话的蠢妇再堵她,迅速转移话题,“对了,?儿得封县主时,你也在场,是不是封了之后,沈氏就好些了?”

    “好像是呢。”

    邢氏收到鸳鸯的眼神示意,忙忙点头,“大嫂子当时很不好了,要不然我们也不能全在那里。”

    听到那边让孩子们过去,可把他们吓着了。

    所以就全都过去了。

    只是大嫂当时就剩几口气了,他们没敢进去,让她消耗。

    邢氏和贾赦一样,怕这个家没了大嫂。

    妯娌三个,她只服大嫂。

    大嫂也从来没对她用过什么心机,更不曾看不起她。

    从宫里得了什么,往这边府里送的时候,也必有她的一份。

    比起王氏,那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昨儿大嫂不好,她太担心了,都求老天把王氏的寿给大嫂渡一点。

    好在老天有眼。

    连皇上和皇后娘娘都连夜封?儿为县主,给大嫂冲喜。

    这事吧,往皇上皇后那里说,可能更好。

    “嗯,沈氏是个有福的,?儿也是个有福的。”

    老太太看大媳妇的目光,难得温和了些,“对了,不是说?儿当时也有些发烧吗?今天可好了?”

    “好了好了。”

    邢氏笑,“珍儿和蓉哥儿瞎折腾,昨儿我们已经说过他们了。”

    她难得能行使婶子的威风,可把他们好好说了一顿。

    就是尤氏在旁,也老老实实的听着呢。

    “那就好!”

    贾母自觉身体没啥大事了,闭上眼睛道:“折腾了一夜,我没睡好,你们想来也没睡好,都去歇歇吧!”

    “诶~”

    难得婆婆能体贴,邢氏哪能不应?

    “那您好生歇会儿,晚间我再来看您。”

    晚上她还得过来伺候饭。

    邢氏原先特别羡慕老太太,觉着自己老了,也让媳妇这样伺候。

    正好出出她被王氏欺负的气。

    但如今嘛……

    她觉得她还是跟东府大嫂学的好。

    媳妇虽然也姓王,但如今不管是对她,还是对迎春,都是极好的。

    昨儿凤丫头也在那边府里陪了一夜,现在不在,也是因为?儿得封县主,大嫂又好了,族老们把她叫去,商量虽在孝期,但这天大的喜事,无论如何也要在自家办几桌,自家人热闹一下,冲一冲金人带来的晦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