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家父是康熙 > 第113章 二十里红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纳采礼和纳征礼之后,便是送嫁礼。

    别人家里收嫁妆,都是亲朋满座,兄弟姐妹人人到场。

    到了胤?这里,就不同了。

    因为,胤?的姐姐们,大多抚了蒙,没在京城里。

    女方送嫁妆的这天,胤?的兄弟和嫂子们,都来凑热闹。

    可是,姐姐和姐夫只来了一对,即和硕悫靖公主及和硕额驸孙承运。

    大清的公主,有无圣宠,和硕悫靖公主就是标杆。

    除了她留在京城之外,再就是和硕温宪公主了。

    只可惜,几年前,温宪公主陪皇太后去热河的路上,中暑薨了。

    实话说,大清的公主,远没有皇子值钱。

    和硕悫靖公主的年俸,仅为300两银子。额驸孙承运的年俸,也少得可怜,只有250两。

    而胤?晋为贝勒之后,除了年俸2500两银子及2500斛禄米之外,还有两万亩上等水浇地的皇庄。

    大清皇室的重男轻女,简直是明晃晃的歧视。其中的差距大得离谱,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女方送嫁的次日,就是大婚的正日子。

    胤?还是老规矩,老十六坐镇大门口,负责迎客。老十八带着他的护卫们,坐镇搁嫁妆的院子,免得有人偷拿了东西,闹出大丑闻。

    上次,老五大婚的时候,竟然有人在欣赏嫁妆的时候,偷拿了几锭金元宝。

    虽然没抓到贼,可是,嫁妆入库的时候,和礼单子对不上号,却是不争的事实。

    老五生性宽厚,他即使吃了大亏,也笑眯眯的啥也没说。可是,五福晋的娘家人,都是没啥文化的低等级旗人,喜欢传闲话,一来二去的,就把消息传了出去。

    正值东宫风雨飘摇之际,为了储君的气势不堕,太子妃的娘家弟弟们,真豁出去了,咬紧牙关的准备了188抬的二十里红妆。

    太子妃赏的金如意,作为撑门面的第一抬嫁妆,已经进了贝勒府的大门。最后一抬嫁妆,还搁在石家,没有挪窝。

    随着嫁妆一抬又一抬的进门,整个贝勒府的东院,被挤得满满当当。

    老十八有些急眼了,生怕胤?的好东西,被人顺走了,厉声吩咐身边的侍卫、太监和宫女们:“都给爷盯紧了,千万别让贼人偷拿了去。”

    过了二个时辰,等最后一抬嫁妆进门的时候,好家伙,贝勒府的东侧院这边,也都堆满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剩。

    这时,胤?的大嫂张佳氏,也许是嫉妒,也许是想帮丈夫出气,故意酸溜溜的说:“毕竟是太子妃娘娘的亲妹妹出嫁,这是把老家底子都搬空了吧?”

    在大清的上流社会,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即便说坏话,也都拐着弯子,抹个角的逼你开动脑筋思考一番。

    帮胤?镇着女眷场子的四福晋,轻声一笑,说:“大嫂嫁给大哥的时候,我也亲眼见识过了,比十五弟妹的送嫁场面,可风光多了呀。”

    听了四福晋这话,旁边知道内情的福晋们,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

    耻笑之意彼此都懂,只是,故意不说出口罢了。

    张佳氏,其实是老大的继福晋,其阿玛不过是个二品的绿营总兵罢了。

    不客气的说,张佳氏的家世出身,赶不上明天过门的十五福晋的一根寒毛。

    十五福晋的阿玛石文炳,是世袭三等伯,死前曾任福州将军。她亲姐姐是太子妃,她玛法石华善,不仅是和硕额驸,还曾任征南将军。

    区区一个总兵官的女儿,也敢在大清顶流权贵堆里挑事儿,真是不长眼啊!

    张佳氏被四福晋不动声色的击退了,一时间,也没人再敢挑事儿了。

    毕竟,今日之胤?,已经是所有皇子里边的第一实权阿哥。

    你今天没管住嘴巴,肆无忌惮的喷毒液,回头,有大事卡到胤?的手心之时,千万别喊冤!

    大清朝的事,不怕你现在闹得欢,就怕秋后要算帐!

    正院的西花厅里,好家伙,以庄亲王为首,坐满了皇亲国戚。

    男人的江湖,不讲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讲实力。

    不说别的了,单说,胤?如今是内务府的太上皇,就足以吓得退绝大部分的不怀好意者。

    当然了,一直怀恨在心的老大,除外。

    “我说,十五弟啊,你这里的茶叶有些不对吧?”老大不说话则罢,一张嘴就暴露了没文化的底色。

    即使,老三对胤?亦是恨之入骨,也不屑于替老大帮腔。

    “大哥,这茶叶可是汗阿玛赏的贡茶,泡茶的水也是玉泉山运来的御用之水,有何不妥之处?”

    胤?即将做新郎,不方便打客人的脸。但是,老四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大闹场子呢?

    老四不愧是刻薄的大毒舌,他只一张嘴,就把老大堵得无话可说。

    见老三也想插一杠子进来,老十二抢在他的前头,说:“三哥,我听说你新得了一本北宋的古籍?”

    老三是个典型的高级文化人,尤其喜欢文化盛事,极为擅长编书。

    酝酿的气势被老十二打断了后,老三只得耐住性子,得意的介绍了,新淘的珍本古籍。

    高居于首座之位的庄亲王,算是看明白了,谁再想欺负胤?,就等于是自取其辱!

    在场的男人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龙子龙孙,对于太子妃娘家那边送来的丰厚嫁妆,虽然有些眼热,却也不会太过关注。

    有啥可比的?算上虚岁,胤?还不满十八岁,无论权势、爵位和圣宠,都秒杀了绝大部分的皇子阿哥。

    今天的贝勒府,几乎看不到红带子的身影,黄带子的皇族宗室,却坐的满满当当。

    胤?的母族亲戚,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只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实在不入流。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胤?特意把舅舅、舅妈和姨母们,安排到了老十六的院子里。

    院门前,有老十六的侍卫和哈哈珠子看着,可以免去很多麻烦事儿。

    只是,胤?的十几个表妹,只要没出嫁的,都被带来了。

    自从,密嫔升为密妃之后,胤?的外祖母黄氏的心思,更加的活络了。

    以胤?的红贝勒身份,纳任何一个表妹为妾,都是王家人梦寐以求的美事儿。

    按照旗人的婚嫁习俗,只要嫁妆到齐了,就应该请亲朋好友们,一起看看新娘子家的实力。

    撇开男人这边不提,女眷堆里,时不时的发出细微的惊叹声。

    胤?的大嫂张佳氏,还真没说错,太子妃的娘家,很有可能搬空了家底。

    三尺高的红珊瑚树,怎么可能是石家人的祖传之宝呢?

    明眼人一猜便中,必是新娘子的玛法,征南将军石华善,利用率军南下之便,从江南那边抢回来的好宝贝。

    旗下的风俗,嫁妆很薄的新娘子,在婆家肯定没地位。

    实际上,石家人砸锅卖铁的撑门面,都是拜康熙所赐。

    如果,胤?还是无爵的阿哥,石家人也不至于搬空老家底了。

    流水席开了之后,胤?从老四和老五府上,借来的厨子们,忙得不可开交。

    平时正愁无法塞银子给胤?的老内务府们,趁着今天不能赶客的大好时机,纷纷带着厚礼上门。

    想想看,顶头上司结婚,部下们谁敢怠慢?

    内务府的人,一拨接一拨的川流不息,把胤?的贝勒府,挤成了京城的第一大酒楼。

    今天这个节骨眼上,来的都是客,是客就要入席吃饭喝酒。

    守在门口的老十六,也有些懵圈了。

    人山人海的,全是内务府的人。

    若是今天赶了客,不到明天,胤?就会变成京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没办法,老十六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来的都是客,必须笑脸相迎,免得堕了胤?的面子,那就不划算了。

    可是,让老十六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从下午开始,各地的绿营提督和总兵们,也纷纷派人来送礼了。

    兹事体大,老十六不敢马虎大意,赶紧让哈哈珠子去通知胤?。

    不赶内务府的客人,那是因为,胤?是他们的直接上司。

    即使康熙知道,胤?收了他们的厚礼,顶多一笑而过,不可能太在意。

    内务府不贪污的时候,神仙都会发笑。

    各省的绿营提督和总兵就不同了,乱收他们的礼物,肯定会引起结党的猜疑。

    所以,乌林一路小跑着,在大门口,找到了老十六。

    “禀十六爷,我们爷说了,绿营将领们的心意领了,礼物一律不收。”

    老十六心里有了底后,随即堆出笑脸,拱手道:“诸位,别让我十五哥为难,心意领了,礼物还请各自带回吧?”

    各地绿营将领将领派来的人,即使不认识老十六,也绝对认识,他腰间系着的那条金黄色的腰带。

    实话说,胤?选老十六在大门口镇场子,真的选对了人。

    老十六拉下脸赶人的架式,谁敢多说半句废话?

    晚上,送走了客人之后,胤?的贝勒府里,继续挑灯夜战,忙碌着把各色家具摆设,放到事先定好的位置上。

    这且罢了,整个贝勒府的下人们,几乎一宿没睡。

    张灯结彩,打水擦家具,清扫落叶,擦干净回廊的栏杆和座位等等,忙得一塌糊涂。

    PS:第二更已经完成,继续码加更,求赏月票!喜欢家父是康熙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