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救驾之饼 > 第85章 端午团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初五的黄昏,夕阳的余晖给紫禁城染上了一层暖橙色的光晕。朱启明身着便服,目光中透着一丝期待与兴奋,他来到马秀秀的寝宫前。

    马秀秀一身素雅的装扮走出,眼中满是好奇。

    朱启明轻声说道:“秀秀,今日我带你出宫去瞧瞧民间的端午盛景。”

    马秀秀惊喜地捂住嘴,点了点头。

    赵逸风早已等候在一旁,他一身劲装,腰间佩剑,神情严肃。

    三人悄悄出了宫,来到了京城的街头。

    此时,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朱启明带着马秀秀穿梭在人群中,马秀秀看着周围的一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们来到一处民宅前,只见屋檐下挂着一盏特制的端午灯笼,上面绘着钟馗像,威风凛凛。

    马秀秀惊叹道:“这灯笼好生特别。”

    朱启明笑着解释:“民间认为这灯光能驱邪祟呢。”

    接着,他们又闻到一股艾蒿燃烧的味道。循味而去,只见一群百姓围坐在一处空地上,中间燃烧着艾蒿,烟雾袅袅升起。

    朱启明拉着马秀秀也加入其中,感受着这独特的氛围。

    马秀秀轻声说:“这艾烟的味道,让人心里觉得安宁。”

    朱启明点头应道:“是啊,据说能驱散邪气和病气。”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他们来到了河边。

    河边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大家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河灯。

    朱启明买了一盏莲花造型的河灯递给马秀秀,说道:“来,咱们也放一个,许个愿。”

    马秀秀小心翼翼地点亮河灯,轻轻放入河中,双手合十,默默许愿。

    在河边放完河灯后,马秀秀望着那缓缓流淌的河水,神情渐渐变得有些忧伤。

    朱启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轻声问道:“秀秀,怎么了?”

    马秀秀微微低下头,声音略带哽咽地说:“殿下,我想起父亲了,还有常兰,还有我的家乡临西镇。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朱启明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别太难过,等有机会,我陪你回去看看。”

    马秀秀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真的吗?我好想再见到他们,在这热闹的时刻,我越发想念临西镇的宁静和熟悉的一切。”

    朱启明点点头,目光坚定:“当然是真的,我知道思乡之苦,一定不会让你一直这么难受。”

    这时,赵逸风在一旁说道:“马姑娘,您放心,相信您的家人在临西镇也一定时刻挂念着您,他们会好好的。”

    马秀秀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谢谢你们,但愿如此。”

    微风吹过,马秀秀的发丝轻轻飘动,她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亲人们的平安。

    朱启明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

    就在这时,赵逸风警惕地看着四周,而赵逸尘则在暗中默默保护着他们。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乱。

    赵逸风立刻护在朱启明和马秀秀身前,说道:“殿下,小心!”

    朱启明镇定地说道:“莫慌,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两个小孩在人群中走散了,正啼哭着寻找家人。

    朱启明赶忙吩咐赵逸风帮忙寻找,不一会儿,孩子就找到了家人。

    马秀秀感慨道:“这民间的端午,虽不如宫中奢华,但却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儿。”

    朱启明微笑着说:“正是,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随着河灯越飘越远,他们也准备踏上了回宫的路,马秀秀望着朱启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自从回到京城,你就像忘记了常兰一样,从来不曾提起她?”

    朱启明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沉默了片刻才说道:“秀秀,京城诸事繁杂,兰儿......她留在了临西镇,那是一段不同的过往。”

    马秀秀皱了皱眉,追问道:“可曾经你们关系那般要好,难道就这么轻易地放下了?”

    朱启明轻叹一口气:“秀秀,有些事情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改变。回到京城,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局势都不同了,兰儿......或许只属于那段简单的时光,那世外田园。”

    马秀秀眼中透着不解:“但人不应该忘记曾经的情谊,哪怕环境变了。”

    朱启明无奈地说道:“秀秀,你不懂,京城的生活充满了权谋和争斗,我必须专注于此,才能应对各种局面,而且我不想让她也涉险,你已经屡次涉险,越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她越安全。”

    马秀秀咬了咬嘴唇,说道:“我不是不懂,只是觉得这样太过薄情。为了保护她就远离她吗?她若知道肯定不同意,她肯定愿意与你同甘共苦,也不会独自离开的。”

    朱启明握住马秀秀的手,认真地说:“秀秀,我并非薄情之人,只是有些事情不得不放在心底。”

    马秀秀别过头去,不再说话,心中却依旧对朱启明的态度感到困惑和不满。

    临西镇的端午节夜晚,上弦月高悬于天空,宛如一把银色的镰刀,散发着淡淡的清辉。

    镇中的街道上,五彩灯笼在月光与上弦月的交相辉映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光影斑驳,孩子们手持自制的小灯笼,欢笑着穿梭其中,那纯真的笑声仿佛能穿透夜幕。

    街边的小摊贩们在月色中热情吆喝,售卖的端午小吃香气四溢。粽子的糯香、艾草饼的清香,混合着夜晚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镇中心的广场上,人们围坐在一起。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有的在家长里短地闲聊,笑容在月色中更加灿烂;有的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老人讲述古老传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小河边,微风轻拂,水面波光粼粼。在朦胧的月色下,年轻女子们放入河中的河灯显得格外神秘而美丽,仿佛是月宫中仙女洒下的点点星光。河灯随水漂流,承载着她们的美好期许渐渐远去。

    常兰静静地站在一户普通民居前,抬头望着那弯弯的上弦月,眼神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思念。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她那清秀的面容和微微蹙起的眉头。她想起了曾经和朱启明一起在这个小镇度过的时光,还有马秀秀一起的童年岁月,那些回忆在月色的笼罩下愈发清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慨。如今他二人都在京城。

    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几个老者在月色中悠然地弹奏着民间乐器。悠扬的乐声伴随着上弦月的光辉在夜空中飘荡,为这个宁静的小镇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祥和。

    所幸常兰的烧饼铺三个徒弟灵儿,二狗,有才手艺进步很大,三个月基本技艺都掌握了,再三月应该就可以出师了,端午节晚上常兰思索着。

    望着天上的上弦月,常兰轻轻叹了口气,思绪万千。她想起自己当初学艺的艰辛,如今看到徒弟们的成长,心中既欣慰又有些不舍。

    店铺里,灵儿、二狗和有才还在忙碌着收拾。灵儿手脚麻利地擦拭着桌面,二狗仔细地整理着炉灶,有才则将剩余的食材归置妥当。

    常兰走进店里,三个徒弟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

    灵儿笑着说:“师傅,今天过节,您也早些休息吧。”

    常兰微微点头:“你们也累了,收拾完就回去好好陪陪常伯伯。”

    二狗憨笑着说:“师傅,跟着您学手艺,再累也值得。”

    有才接着说道:“师傅,我们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常兰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慈爱:“再过三个月你们出师了,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要记住这做烧饼的良心和手艺。”

    徒弟们齐声应道:“师傅,我们记住了!”

    常兰走出店铺,再次抬头望向那轮上弦月,心中默默祈祷着徒弟们未来都能有个好前程。

    夜渐深,小镇的喧嚣慢慢归于平静,常兰也转身回屋,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在药庐内,马福生正在屋内整理着一些药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平静。

    “马师傅,有您的信!”门外传来邮差的声音。

    马福生放下手中的东西,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接过信。

    他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和期待。回到屋内,坐在桌前,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见字如晤,师兄。

    我是胡陆阳,此番修书是为告知您关于马秀秀之事。秀秀如今在京城一切都好,您不必挂心。

    她已成功进入太医院,凭借其精湛的医术,为皇帝解毒两次,深受众人称赞。大皇子朱启明也已知晓秀秀的身份,对她照顾有加。

    回想过往,师兄您对秀秀的照顾与抚养之恩,我们铭记于心。如今秀秀在京城已有所依,师兄您大可安心过自己的生活。

    愿您身体康健,诸事顺遂。

    胡陆阳

    XXXX

    年端午

    他的眼神随着文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时而又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阳光依旧静静地洒在他身上,屋内一片安静,只有他轻轻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马福生读完信后,心中对阿菊的思念愈发强烈。他深知阿菊的住所,没有丝毫犹豫,背起简单的行囊便出发了。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急切又忐忑。回想起当年的误会,他懊悔不已,只盼着能快些见到阿菊,当面向她解释清楚。

    终于,他来到了阿菊所住的那个小镇。熟悉的街道,陌生的人群,让他的心跳愈发加速。他来到了阿菊的门前。

    马福生深吸一口气,轻轻敲响了那扇紧闭的门。门内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他的心上。

    门缓缓打开,阿菊的面容出现在他的眼前。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熟悉的眼神依然让马福生动容。

    阿菊看到马福生,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怨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阿菊,我……我来向你解释当年的事。”马福生声音颤抖地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