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心中不禁感慨:“这国泰民安的景象,真好!”
但她知道自己的旅程还未结束,不能过多停留。常兰深吸一口气,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再次踏上了前往徐州的道路。
秋风轻轻拂过她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路旁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她送行。常兰迈着坚定的步伐,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是她的目的地,也是她心中的希望所在。
常兰在徐州稍作休整时,向当地人打听到去往济宁如果靠走路的话,起码得花费十几天的时间。一听到这个消息,她眉头微皱,心中暗自盘算:十几天的路程,若是步行,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途中变数太多,太辛苦了。
思来想去,常兰觉得搭马车是个更好的选择。虽说搭马车可能需要花费一些钱财,但能大大缩短行程,也能让自己少受些奔波之苦。
于是,常兰开始四处打听哪里有前往济宁的马车,并且盘算着自己身上的盘缠是否足够支付车费。
常兰在徐州的街头巷尾打听着前往济宁的马车。她逢人便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终于,从一位好心的货郎那里得知,城门口的一家驿站时常有前往济宁方向的马车。常兰谢过货郎后,赶忙朝着城门口走去。
来到驿站,常兰看到几辆马车停在那里,车夫们正在忙碌地整理着货物。她走上前,向一位车夫询问是否有去济宁的车,并且车费是多少。
车夫上下打量了一下常兰,说道:“姑娘,去济宁的车明天一早出发,车费嘛,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了几根手指。
常兰一听车费,心里暗暗叫苦,这价格比她预想的要高一些。但想到漫长的步行路程,她还是咬咬牙,决定凑够钱搭马车。
常兰回到住处,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盘算着哪些东西可以变卖来凑齐车费。她把一些不太重要的饰品和衣物拿了出来,准备第二天去集市上卖掉。
第二天,天还没亮,常兰就带着整理好的东西来到了集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凑够了车费。
她满心欢喜地回到驿站,登上了前往济宁的马车,期待着新的旅程。
常兰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济宁的马车。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包袱紧紧抱在怀中。
马车缓缓启动,车轱辘咕噜噜地转动着,扬起一阵尘土。车窗外,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农民们弯着腰,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常兰身旁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好奇地盯着常兰,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姐姐,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常兰微笑着回答:“小妹妹,我从徐州来,要去济宁呢。”小女孩又问:“那济宁好玩吗?”常兰轻轻摇头:“姐姐也还没到过济宁,不知道那里好不好玩。”中年妇女插话道:“听说济宁是个热闹的地方,人多,东西也多。”常兰回应道:“恩,希望如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时间在轻松的氛围中过得很快。
中午时分,马车在一家路边的茶摊停了下来。车夫大声说道:“大家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再走。”常兰下了车,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活动有些僵硬的身体。她买了一碗茶水和一个馒头,坐在树荫下慢慢吃着。这时,旁边一位老者看着远方的稻田,感慨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啊,老天保佑。”常兰附和道:“是啊,看着大家都高高兴兴的,真好。”休息片刻后,众人又重新上了马车,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常兰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一天的路程虽然有些疲惫,但与同车人的交流让她感到温暖和安心。
当夜幕笼罩大地,马车也停在了一片空旷的草地旁。马夫告诉大家,今天晚上要停下来休息,之后几日晚上不停车了。
常兰无奈地选择就着马车休息。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月光如水,洒在马车和周围的草地上,泛出一层银白的光芒。
常兰从马车上拿下一块破旧的毯子,铺在马车旁的草地上。她疲惫地坐下来,背靠着车轮,仰头望着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心中满是感慨。
晚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常兰抱紧了双臂,试图抵御这夜晚的寒意。马车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她在这陌生荒野中的唯一依靠。
她闭上眼睛,耳边是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不知道未来在济宁等待着她的会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常兰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硬邦邦的馒头,就着水壶里的水,艰难地吞咽着。简单的晚餐过后,她再次裹紧毯子,侧身躺下。
草地上有些潮湿,让她感觉很不舒服,但极度的疲惫还是让她渐渐有了睡意。在半睡半醒之间,常兰仿佛听到远处传来野狼的嚎叫声,她的心猛地一紧,睡意顿时消散了几分。
然而,实在太过疲倦的她,最终还是在这不安与担忧中,慢慢进入了梦乡。月光静静地洒在她身上,陪伴着她度过这个艰难的夜晚。
次日,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常兰的脸上,唤醒了她。经过一夜的休息,常兰感觉精神好了许多。
马车继续在蜿蜒的道路上前行,今天的路途明显比昨天崎岖了不少,车身不停地颠簸着。常兰对面坐着一位年轻的书生,他眉头紧皱,似乎有些不适。常兰关切地问道:“公子,你还好吧?”书生苦笑着回答:“这路实在颠簸,有些难受。”常兰从包袱里拿出一个水囊,递给书生:“喝点水可能会好一些。”书生感激地接过水囊,说道:“多谢姑娘。”
中午时分,马车在一个小镇停了下来。众人纷纷下车找地方吃饭。常兰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一份简单的饭菜。饭馆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旁边一桌的两个商人正在大声谈论着生意:“这一趟去济宁,要是能把这批货卖个好价钱,可就赚大了。”“是啊,济宁那边市场大,需求多。”常兰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对济宁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吃完饭,大家继续上路。下午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车夫加快了速度,希望能在雨下之前找到避雨的地方。然而,雨还是哗啦啦地下了起来。马车的顶棚开始漏水,大家纷纷用东西遮挡。常兰和旁边的一位大娘一起用一块油布挡在头顶,大娘安慰道:“姑娘别担心,这雨应该下不久。”常兰点点头:“希望如此,不然这路就更难走了。”
好在雨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马车继续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这一天虽然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和糟糕的路况,但常兰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夜晚,大家围坐一起,将就着休息。
第三天的清晨,常兰在马车的摇晃中醒来,经过前两天的奔波,她已经渐渐适应了这样的旅程。
马车行驶在一条山路上,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翠绿的山峦连绵起伏,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常兰忍不住赞叹道:“这景色真美啊!”旁边的一位商人笑着说:“姑娘,这还不算什么,济宁周边也有很多好看的地方。”常兰好奇地问:“真的吗?那您能给我讲讲吗?”商人兴致勃勃地开始描述济宁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常兰听得入了神。
中午,马车在一个村庄停了下来。村民们看到马车,都围了过来。一个小孩好奇地摸着车轮,问道:“这是要去哪里呀?”车夫笑着回答:“去济宁。”村民们纷纷露出羡慕的神情,一位老者说:“济宁可是个好地方,姑娘你去那儿是做什么呀?”常兰回答道:“路过,去京城。”老者鼓励道:“姑娘,去京城路途遥远,不容易呀。”
下午,马车继续前进。常兰和同车的一位大嫂聊起了家常。大嫂说:“我是去济宁看望亲戚的,听说他们在那儿过得不错。”常兰说:“那真是太好了,希望我到了济宁也能顺顺利利的。”大嫂安慰她:“会的。”
傍晚时分,马车终于走出了山区,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常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济宁已经越来越近了。
第四天常兰早早地醒来,今天是到达济宁的日子,她的心情格外激动。
马车在平坦的大道上疾驰,速度比之前几天都快了许多。同车的人们也都精神抖擞,大家都盼着能早点到达目的地。
中午时分,马车路过一个热闹的集市。常兰看到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不禁感叹济宁的繁华。旁边的一位大哥说:“这还不算济宁城里面呢,城里更热闹。”常兰充满期待地说:“真想快点看到。”
下午,马车逐渐接近济宁城。常兰远远地看到了城墙的轮廓,心中一阵欣喜。随着马车越来越近,城门也越来越清晰。终于,马车停在了城门口。
常兰下了车,望着眼前这座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城市,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城门。
天渐渐黑了,马车终于在一家简陋的客栈前缓缓停下。常兰疲惫地下了车,双腿因长时间的久坐而有些麻木。
客栈的门口挂着两个摇晃的灯笼,昏黄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微弱而温暖。常兰走进客栈,一股混杂着饭菜香气和烟火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大堂里,几桌客人正围坐在一起,大声交谈着,酒杯碰撞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常兰走到掌柜前,要了一间最便宜的房间。
她拿着钥匙,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二楼。楼道里灯光昏暗,木地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进入房间,常兰放下包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房间不大,一张窄小的床靠墙摆放,上面的被褥看起来有些陈旧。窗户半开着,微风轻轻吹动着窗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