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救驾之饼 > 第113章 继续前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兰离开太白楼后,决定前往临清。一打听,走路过去得花费十几天,这漫长的路程让本就因之前赶路而疲惫不堪的她心生怯意。

    幸运的是,她得知可以坐船前往,只需五天便能抵达。尽管常兰之前坐过船晕车,心中有些忐忑,但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她还是毅然选择了乘船。

    登上船的那一刻,常兰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满是期待。然而,船刚开动不久,她就感觉天旋地转,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晕船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常兰脸色苍白,紧紧抓住船舷,努力让自己保持平衡。周围的乘客有的在悠闲地聊天,有的在欣赏风景,而常兰却被晕船折磨得苦不堪言。

    每一次船身的晃动,都让她觉得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她头晕目眩,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整个人迅速消瘦了下去。

    但常兰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尽快到达临清,开始新的生活。她强忍着晕船的痛苦,在晃晃悠悠的船上度过了漫长而煎熬的五天。

    终于,在常兰感觉自己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船缓缓地靠近了临清的码头。

    常兰虚弱地站起身来,双腿发软,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勉强下了船。踏上坚实的土地的那一刻,她差点瘫倒在地,深深吸了几口陆地上的新鲜空气,仿佛重获新生。

    常兰在码头边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缓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恢复了一些力气。

    常兰决定去填饱五脏庙,准备去找吃食,发现虽然重阳已过,但集市的热闹却并未散去。

    她走在街头,只见街道两旁的摊位依然琳琅满目,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卖糕点的铺子前,散发着阵阵甜香;卖布料的摊位上,色彩斑斓的绸缎和棉布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常兰缓缓前行,眼中满是新奇。一位卖花的阿婆,面前摆放着各种秋日盛开的花朵,金黄的菊花开得正艳,为这微凉的秋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路过一个卖小吃的摊位,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扑鼻的馄饨,让常兰不禁咽了咽口水。她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咬上一口,满心的满足。

    人群中,有孩童嬉笑奔跑,手中拿着刚买的小玩意儿;有老人结伴而行,谈论着家长里短。常兰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心中的疲惫也渐渐消散。

    常兰独自一人走在这热闹依旧的集市中,心中却不禁涌起一阵伤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重阳已过,可她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却愈发浓烈。

    她想起了父亲老常头,那个虽非亲生却含辛茹苦将她养大的人。这些年,老常头为她遮风挡雨,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那无尽的养育之恩,让常兰的眼眶微微泛红。

    马秀秀的面容也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从小到大,她们亲密无间,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的日子,如今想来是那般珍贵。

    还有朱启明,在他失忆的那一年里,他们彼此一直陪伴在身边,当时朱启明还是七八岁心智俊哥,他依恋常兰,也保护她,信赖她,那段相互扶持的时光,让常兰难以忘怀。

    想到临西镇的自己的烧饼铺,那熟悉的炉灶和香气仿佛就在眼前。还有那六个可爱的徒弟们,他们围在身边,认真学习烧饼制作的场景历历在目。

    常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她知道,这些思念会成为她前进的动力,不辜负那些曾经陪伴过她、爱护过她的人。

    常兰正沉浸在思念之中,耳边突然传来旁边两个路人的交谈声。

    “听说了吗?现在推出新政,女子可以考女医官啦!”

    “真的呀?这可是个新鲜事儿!”

    常兰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动。女医官?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那秀秀不是可以如愿了,她一直想考女医官。

    她忍不住凑过去问道:“两位大哥,这消息可确切?”

    其中一人看了她一眼,说道:“千真万确,告示都贴出来了,好多女子都准备去试试呢。”

    告别了那两人,常兰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这件事。

    常兰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是马秀秀有关。马秀秀一直是个有抱负、有决心的女子,当初毅然进入太医院,想必就是为了能有一番作为。

    常兰回忆起和马秀秀相处的点点滴滴,她那坚定的眼神,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劲头,或许真的能促成这样有利于女子的新政。

    “秀秀啊秀秀,若真是因为你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改变,那你可真是太了不起了。”常兰喃喃自语道。

    此刻的常兰继续在集市中走着。她对马秀秀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一直以来,马秀秀在常兰心中,只是那个从小一起长大,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们一起度过了无数欢乐和困难的时光。

    常兰在集市中慢慢走着,心中还在想着女医官的新政和好友马秀秀。她完全没有料到,曾经那个失忆后,单纯陪伴她、被她叫做俊哥傻乎乎的男子,真实身份竟然是大皇子朱启明,他恢复记忆后回京,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如今更是已经成为了当今皇上。

    回忆起与朱启明失忆时相互陪伴的那一年,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日子,常兰怎么也无法将那时的他和尊贵无比的大皇子、当今皇上联系在一起。

    她依旧记得朱启年那清澈的眼神和真诚的笑容,从未想过那背后隐藏着如此惊人的身份。

    倘若有一天得知了真相,常兰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巨大的转变。

    常兰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继续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行程。

    一路上,她风餐露宿,却毫无怨言。路过青山绿水,也无心欣赏,一心只想着早日抵达京城。

    每到一个驿站,常兰都会稍作休整,打听前方的路况。有时候能遇上几个同行的旅人,大家结伴而行,互相照应,也让这漫长的路途多了几分温暖。

    夜晚,常兰常常躺在简陋的客栈床上,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京城,那个充满未知和希望的地方,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常兰离京城越来越近,她的心情也越发激动起来。就在常兰满心欢喜地赶路时,突然一失控的骑马的人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而来。

    人们惊慌失措地四散躲避,常兰一时没反应过来,呆立在原地。眼看那马就要撞上她,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猛地将她拉到一旁。

    常兰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得脸色苍白,待她定下神来,才发现救她的是一个陌生的男子。

    “姑娘,你没事吧?”男子关切地问道。

    是赵逸尘从临西镇颁发诏书回来了,赵逸尘努力地控制着缰绳,试图让马平静下来。

    常兰还未从惊恐中缓过神来,赵逸尘看她似乎并无大碍,便匆匆说道:“姑娘,多有得罪,我还有要事在身,需赶紧回京城复命。”说罢,便又转身去安抚受惊的马匹,继续离去。

    常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疑惑和后怕,也没来得及问他的姓名。她定了定神,继续朝着心中思念之人所在的方向走去,只是没想会遭遇了这样的意外,所幸,有惊无险。

    她未曾想到这个意外的制造者与她之后的命运还会有所交集。

    常兰定了定神,迈开脚步继续前行,离京城越近,她的心就跳得越厉害。

    她想象着与父亲老常头重逢的场景,老常头或许会激动地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关切和欣慰。

    想到好友马秀秀,常兰仿佛看到了她们相拥而泣,然后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彼此分别后的经历。

    而对于朱启年,常兰的心情最为复杂。她不知道再次相见,他会是以怎样的身份和态度对待自己。

    赵逸尘匆匆赶回皇宫,来到朱启明面前复命。

    回忆当时:赵逸尘来到偏远的临西镇,他身着官服,骑着骏马,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一路朝着临西镇的常氏烧饼铺疾驰而去。

    到达烧饼铺前,他利落地翻身下马,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侧目。烧饼铺里,常兰的六个徒弟正忙碌着,看到赵逸尘等人的到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脸上满是疑惑和惊讶。

    赵逸尘走进烧饼铺,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常兰的身影,微微皱了皱眉。

    “你们谁是这里的主事之人?”赵逸尘高声问道。

    六个徒弟面面相觑,灵儿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大人,师傅她不在,小的们在打理铺子。”

    赵逸尘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奉圣上旨意,特来此为常氏烧饼颁发诏书。常氏烧饼曾在关键时刻救驾有功,圣上特封其为‘救驾烧饼,以彰其功。”

    说罢,赵逸尘展开诏书,高声宣读起来。六个徒弟听得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小小的烧饼铺竟能得到如此殊荣。

    宣读完毕,赵逸尘将诏书递给那个徒弟,叮嘱道:“务必将此诏书保管好,待你们师傅回来,告知她此事。”

    话音刚落,围观的村民们先是一阵惊讶的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常家烧饼可真是了不起啊!”

    “能救驾,那是多大的荣耀!”

    人们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着。

    六个徒弟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向赵逸尘道谢。

    徒弟们双手接过诏书,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

    赵逸尘离开后,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大街小巷传开了。

    “你听说了吗?常氏烧饼被圣上封为‘救驾烧饼啦!”

    “真的呀?这常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啦!”

    整个临西镇都沉浸在这兴奋和荣耀的氛围之中。

    赵逸尘又打量了一番烧饼铺,然后带着随从离开了。

    “陛下,臣已前往临西镇颁发诏书,只是那常兰已经离开了临西镇,只有她的六个徒弟在。”赵逸尘恭敬地说道。“说她独自来京城了。”

    朱启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失落,急切的问道:“当真?她可曾说为何而来?”

    赵逸尘摇了摇头回答道:“陛下,那徒弟并未提及。”

    朱启明皱起眉头,在殿中来回踱步,心中揣测着常兰来京城的目的,是为了曾经的情谊,还是另有他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