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叔,有话好好说!”

    县革委胡主任的办公室里,李天明一把拦住了李学庆要挥下去的胳膊。

    两人对了个眼神,彼此心知肚明。

    黑脸和白脸,分工明确。

    “胡主任,您别介意,学庆叔就是这个急脾气。”

    李天明说着,给黑着脸的胡主任上了一支烟。

    胡主任本来不想接,可是一看李学庆比他还黑的脸,也只能忍着怒气,给了个台阶下。

    他这县革委主任当的实在憋屈。

    一个小小的村主任动不动就和他拍桌子。

    关键他还拿对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李学庆那又红又专的政治属性,还有县城烈士陵园那六座衣冠冢,都是这老浑子的底气。

    “胡主任,也不怪学庆叔生气,您刚才说的……”

    这混蛋主任竟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把生猪送到县城。

    咋想的?

    赶着马车一趟一趟的送?

    那得送到猴年马月去。

    明摆着就是看养殖场赚了钱,这位胡主任的心气不顺了。

    “以前任务猪不也是各村送到县城吗?怎么今年就不行了?”

    你脑瓜子让猪给拱了吧?

    今年和往年能一样吗?

    一千头猪,那要送到什么时候?

    李天明都想继承李学庆拍桌子的衣钵了。

    “送倒是能送,可就怕耽误了县里上交任务猪的大事。”

    胡主任闻言急道:“这可是你们之前答应好的,咋能耽误?总不能你们还要把任务猪也给卖了吧?”

    “那不能,可您想啊,一千头猪,光靠马车拉,一车两头,那就是500车,就算是把整个永河县的马车都调过去……”

    呃……

    胡主任这下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禁面露尴尬。

    运力不足倒是明说啊!

    非得拍桌子。

    “这确实是个问题,可县里也没那么多大卡车。”

    钢铁厂派了40辆卡车去李家台子拉生猪的事,胡主任也听说了。

    现在县里能调用的卡车最多也就6辆。

    “胡主任,能不能和市里的物资局打个招呼,他们下来拉任务猪的时候,直接从我们村拉走!”

    这倒是个好主意,可胡主任哪敢应。

    他一个县革委主任,去指挥市里物资局的领导。

    算了吧!

    还是让大车班多跑几趟。

    而且,市里从李家台子的养殖场直接拉走,还怎么体现县里领导的工作能力。

    之前去市里开会,海城下面几个行政县今年的任务猪指标完成得都不是很好。

    市里的领导也在会上拍了桌子。

    胡主任还惦记着今年能露把脸呢,哪能让底下人把风头给抢了。

    怎么拉走,李天明自然无所谓,只要能把这个问题给推出去就行。

    正事说完,李天明和李学庆叔侄两个也没多待,起身告辞。

    “天明,这价格怎么没谈?”

    之前只是说了,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一成,具体的可没定下来。

    “用不着,到时候县里过来拉生猪,再谈也不迟。”

    “咱们现在去哪?”

    “去找天奕哥!”

    李天奕正是县里农业局的局长,和李天明是本家兄弟,只不过隔得已经很远了,以前也没有过来往,还是上次买猪崽、鸡苗打过一次交道。

    农业局不在县委大院,叔侄两个先去食堂吃了午饭,等到了农业局,正好赶上下午上班。

    “叔,天明,快坐!”

    李天奕招呼着两人坐下,他和李学庆很熟,对李天明这个本家兄弟,还是最近才渐渐了解。

    知道这是李家新出的能人,不光上了报纸,之前几次去市里开会,连市里面的领导都曾特意点过李天明的名字。

    “有啥事只管说,能办的一定办?”

    李学庆道:“也没啥大事,就是上回和你提过的,你打听了没有?”

    此前,李天明曾答应了郄国良等人,帮着找他们的亲人,可村里哪来的门路,只能求到了李天奕和丁满意的头上。

    “这事啊!我还真给打听了,郄国良和杜萍的老婆,都在宁固镇的农场。”

    “判刑了?”

    李天明惊道,如果是判刑的话,那可就没办法了,总不能带着人去劫狱吧!

    “没有,都是监管劳动,知识分子能犯啥大罪过,最多也就是嘴上那点儿事!”

    知识分子之所以在这场运动中遭那么大的罪,就是因为多长了一张嘴。

    这就好!

    “天奕哥,能不能把人给捞出来,在哪都是监管劳动,来咱们李家台子也一样!”

    李天奕闻言笑了,这个小老弟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心知肚明。

    说是监管劳动,可郄国良三人到了李家台子以后,都快被捧成宝贝了,要是被有心人举报的话,一准儿要出事。

    不过这种事就看上面的态度,只要没人追究,谁愿意管这屁事。

    一句话,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这怕是不容易,我们和宁固镇农场也不是一个系统的,贸然找他们要人,未必能给这个面子!”

    李天奕说着,话风一转又接着说道。

    “总得给点儿好处才行!”

    李天明立刻就明白了。

    “天奕哥,肉……行不行?”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怎么不行,太行了,宁固镇的农场一直都是自给自足,粮食他们不缺,就是这肉,缺得很!”

    李天明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这事算是定下了。

    “天奕哥,这事还得麻烦您出面,虽然不是一个系统的,但总能说得上话,要是我们去,人家未必搭理!”

    “好说,这事我出面去办,还有孙嘉璐的老婆,她的情况要复杂一点儿,人家是嘴上犯了点儿错,最多也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可孙嘉璐的老婆她67年,给上面写了一封信,结果犯了忌讳,现如今人还在海城电机厂呢。”

    在哪?

    海城电机厂?

    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嘛!

    “天奕哥,孙嘉璐的老婆,我去疏通关系就行。”

    李天奕闻言一愣,没想到李天明还有这样的门路。

    “你认识那边的人?”

    “他们厂后勤处物资科的科长牛广志,我和他打过交道!”

    李天奕知道,肯定不像李天明说的那么简单。

    “要是认识他们内部的人,这件事就更好办了,不过,学庆叔,天明,我还是得提醒你们,这几个人都是犯了错误的,就算是要照顾,也不能明着来,千万别让人抓住了把柄!”

    郄国良等人都是被定了性的FD学术权威,下放到地方,就是要通过劳动,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如果对他们进行优待的话,那是站在什么立场上?

    随随便便安上一个“保皇派”的名头,那是要死人的。

    到时候,村里自然有人要倒霉,李天奕也得落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

    “天奕哥,您放心,肯定不会给您找麻烦!”

    “你心里有数就好!”

    又待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叔侄两个起身告辞。

    “天明,老郄和老杜的媳妇儿,得拿多少肉去换?”

    这说法听着别扭,可也是实情。

    “两头猪,再搭上几十只鸡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再给农业局送一头猪,天奕大哥帮了忙,总不能让他白忙活。”

    李学庆点点头,李天明这事做得周全。

    “行,就按你说的办!那个做电风扇的能人,你咋没和天奕提?”

    “不急!先等电机厂那边有了回信再说!”

    刚刚李天奕有句话说得对,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还是要小心为好,要是村里接纳太多这类人,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村里还能糊弄过去,可千万别连累了李天奕。

    回到村里的时候,天也快黑了,李天明先把李学庆送回家,接着就到了养殖场。

    做了好事,要让人知道才行。

    郄国良和杜萍得知能夫妻团聚,激动得感恩戴德,自从67年被下放,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媳妇儿了,连消息都没有。

    “天明,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往后村里要是还有能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

    本以为今生今世都见不着面了,谁知道还有夫妻团圆的一天。

    “老孙,你也别着急,你媳妇儿在哪,我也打听到了,就在海城电机厂被监管劳动,我和厂里后勤处的牛科长认识,这件事可以托他来办!”

    刚刚李天明只提了郄国良和杜萍的妻子,孙嘉璐正失望伤心呢,听到这话,激动到说话都不利索了。

    “她……她还活着?”

    显然,孙嘉璐也知道他老婆犯的事有点儿大。

    “放心,活着呢,我党的一贯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从思想上改造,又不是从肉体上消灭。”

    孙嘉璐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连应是:“对,对,感谢党,感谢人民,我们一定好好改造,好好改造!”

    看看,这就是给吓出毛病了。

    “没有外人,以后说话注意点儿就行,还有个事,你们认不认识机械方面的专家,村里用得上。”

    李天明说完,郄国良和杜萍就看向了孙嘉璐。

    “我妻子以前是轻工业部的,机械方面,她是内行!”

    哈!

    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天第一更,求推荐票,小伙伴们支持一下呗!今天还有!」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