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二百零二章 务实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天生和张秀芝的婚事正式定了下来,按照现在的规矩,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还把张秀芝接到家里吃了一顿饭,算是向全村广而告之,李学工家的老大有媳妇儿了。

    婚期也通过四宝媳妇儿定了下来,被安排在8月8号,正好是农闲,来道贺的亲戚朋友都方便。

    元宵节刚过,电风扇厂的车间工地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虽然天气还冷,但乡亲们的心里却是火热的,都想将电风扇厂尽快建起来,到时候一开工,也就有了收益。

    他们这边刚动,镇上的李学国就知道了,随后一个电话打到了市革委主任王作先的办公室。

    春节过后,本就是市革委领导下乡调研的日子,早在年前,王作先便把李家台子定为了第一站。

    这次和他一起来的市革委领导还有不少,轻工业局的、市商委的,物资局的,还有各部门的头头脑脑。

    县里、镇上接到消息的时候,王作先等人已经出发了,胡同阁带着县革委的领导班子,紧赶慢赶的下来,也只比王作先一行人早到了半个小时。

    “这里怎么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刚过完年,白江涛大概这段时间吃得不错,觉得自己又行了,***胡同阁还没说话,他倒是先咋呼起来了。

    李学庆翻了翻眼皮,正眼都没瞧白江涛。

    白江涛见自己说完话,居然连个回应的都没有,刚要发火,就听到胡同阁咳嗽了一声。

    呃……

    白江涛一愣,立刻意识到,他这个县革委副主任在李家台子根本唬不住人。

    尤其是面前的李学庆,这个老浑子更没把他放在眼里。

    怒了一下,就没下文了!

    “白副主任,领导下乡为的是看农村的真实面貌,那些面子上的花活,能省就省了吧,不要给乡亲们增加负担!”

    听到这话,白江涛想呸胡同阁一脸。

    你也好意思说这话?

    别以为老子来的时间不长,你以前干的事就不知道。

    永河县的第一场革命赛诗会就是胡同阁一手操办的,还有过年的时候,往电线杆子上挂灯笼,立彩旗,哪样不是面子工程。

    可自从年前在县委大院,被李学庆指着鼻子臭骂了一顿之后,白江涛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威信大不如前,原先朝他靠拢的几个县革委成员,隐隐有了反水之势。

    这时候,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不然的话,胡同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他给收拾了。

    等了一会儿,市革委领导们乘坐的公交车就到了,胡同阁等人连忙迎上前去。

    握手寒暄过后,王作先带人到了工地。

    这边正干得热火朝天,知道市里的领导要来,谁都不想在领导面前落了架,尤其是那些知青。

    哪怕知道很渺茫,却还是抱着“万一被领导看重”的幻想。

    只是,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

    “天明同志!”

    王作先第一个要找的,自然是李天明。

    “王主任!”

    之前那次会面,两个人谈得很投机。

    在王作先看来,李天明性格沉稳,头脑聪明,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干。

    如今这个年头,这是最为难得的。

    很自然的,李天明也就成了王作先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在李天明的眼中,王作先是个典型的务实派。

    当初因为对“大跃进”提出不同的意见,遭到了批判,同样遭遇的人,政治前途基本上已经断绝了。

    王作先之所以能重新起复,正是因为他务实。

    坚持真理固然很重要,可如果连做事的机会都没有了,再头铁又有什么用。

    于是在某一位老领导暗示之下,王作先很快便改弦更张,在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和反省之后,去年年初,趁着老中青三结合的机会,顺利复出,并且在大飞机事件后,顺利成为了海城的***。

    这些都是李学国私下里向李天明透露的。

    立场左右摇摆,或许会让很多人不齿,可如果连做事的机会都没有的话,还谈什么革命。

    而且,重新上台之后,王作先也的确做了很多实事,如果不是他用雷霆手段,派工作组进驻海城的各大国企,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恢复生产。

    所以,李天明对王作先这位有底线的务实派,还是很有好感的。

    王作先详细的询问了电风扇厂的筹备进度,还有后续的工作安排,李天明也一一做了介绍。

    “这个想法很好,让农民兄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这一点值得学习。”

    现实肯定了李天明在村里招收工人的想法,但立刻话风一转,又问道。

    “可是这样一来,会不会耽误农业生产,天明同志,目前来说,在农村,农业生产还是重中之重,这一点马虎不得!”

    咔嚓!

    有人在旁边照相,说起来还是李天明的老熟人,刘思明和姜红英。

    这个问题,王作先也是有意为之。

    之前在市革委的专项会议上,有人反对农村建厂,除了姓资还是姓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农村建厂,农民都去厂里做工的话,会不会出现土地被撂荒,或者农村的生产劳动发生转向。

    关于这些,王作先说得再多,也不如由李天明这个带头人来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村民大会上已经研究过了,乡亲们进厂的前提就是不能耽误农业生产,并且,电风扇厂招收的所有村民,都不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

    “那么一旦赶上农忙,恰好电风扇厂的生产任务紧张的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呢?”

    对此,李天明也早有准备。

    他这人做任何事,总喜欢把所有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并且预定好解决方案。

    “一旦真的出现您说的那种需要两者同时兼顾的情况,在厂里做工的村民,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支付一定的酬劳,请人替他们完成村里的劳动。”

    “雇工?”

    说话的不是王作先,而是姜红英。

    这女人也是真够勇的,领导面前,还随便插话。

    可王作先似乎并不介意,反而笑着看向了李天明,等着他的回答。

    “我刚刚说了,这是……结对子,互帮互助!”

    很多问题,其实只要换一种说法,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李家台子和钢铁厂结成互助单位,然后养殖场的生猪、活鸡,就能以内部调剂的方式进行交易了。

    上面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只要明面上没有违反规定,谁愿意管这种事。

    “这个说法不错,就像刚解放的时候,农村的……”

    李天明立刻接了过去:“互助组!”

    “对,对,对,互助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更好的建设大家共同的家园。”

    这俩人一唱一和的,其他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连话都插不上。

    “天明同志,我之前答应过你,只要你们生产出来的电风扇质量能够通过检测,到时候,就帮你们厂解决销路的问题,怎么样?有信心吗?”

    “请领导放心,我们李家台子全体社员,一定完成任务!”

    有吴月华这位小老太太帮着解决技术问题,要是都造不出质量过硬的产品,李天明也就别折腾了。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王作先说完,接着转头看向了一直跟在一旁的永河县革委一行人。

    “伟大领袖在之前的政府工作会议上说,要解放农民的手脚,不要对他们过多的限制,并且要相信,广大的农民兄弟是富有创造力的,这一点,李家台子的乡亲们就做得很好,紧跟政府的步伐,你们作为永河县的领导,更要竭尽所能的给予支持,帮助,胡同阁同志,你怎么看?”

    这就是在敲打了,点的是胡同阁的名字,目光却落在了白江涛的身上。

    显然,白江涛最近的一些做法,已经传到了王作先的耳中。

    白江涛顿时感觉如芒刺背,这么冷的天,汗都下来了。

    身旁的胡同阁已经在表决心了,白江涛也想说点儿什么,可是却连嘴都张不开。

    「今天第三更,继续求【表情】【表情】【表情】【表情】【表情】,还有!!!」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