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已经很晚了,王作先正在听着李学国的汇报,得知李天明已经在筹备着电饭煲厂的事,也不禁哑然失笑。
他这边还没给回信,这小子就急不可耐地操办了起来,看起来对自己布的局很有信心。
接着李学国又说起了李家台子和大柳镇另外五个村当年的恩恩怨怨,同样是一阵唏嘘。
当年王作先在基层工作的时候,也曾处理过这种村与村之间的矛盾。
那个时候为了争水,两个村连土炮、火铳都能抬出来对着轰。
死伤更是常有的事。
甭管是谁,遇到这种事都是一个头两个大,无论做出怎么样的判决,都会有人不服。
“学国同志,这件事一定要处理好,既然双方都有意,那就让他们彻底化干戈为玉帛,团结起来,一起为大柳镇的发展努力。”
“是,王主任,我一定办好!”
放下电话,李学国的心里别提多敞亮了。
在大柳镇公社主任的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这桩陈年旧怨,两边谁都不肯先放下,始终这么拧着。
明明是一个镇的乡党,却偏偏老死不相往来。
他本身又是李家人,无论向着哪一边说话,都容易遭人埋怨。
现在好了,总算是能画上一个句号。
转天,李学国便将六个村的主任聚到了镇公社,一起来的自然少不了李天明。
不像上一次开会,双方剑拔弩张的,这次再见面,就连李学庆这个老浑子表情都是讪讪的。
“好了,大家坐一起,以前的事咱们就不提了,往后最要紧的就是,怎么做才能让咱们大柳镇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天明,先说说你的计划!”
其他几个村的主任立刻看向了李天明。
虽然年轻,可没有谁敢轻视了他。
都知道这小子是李家台子的能人,如今村里的乡亲能过上好日子,李天明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李天明先是将电饭煲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接着便提到了出口赚外汇。
“事情就是这样,具体大家伙是咋想的,愿不愿意联合在一处干,还得听大家的意见!”
这还有啥好说的。
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呢。
电饭煲是个啥,他们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可对于李天明,他们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看看李家台子如今的兴旺,谁能不眼红。
“天明,你的意思就是,这个营生大家伙一起投钱,将来赚了,就按投的钱多少来分,是这个意思吧?”
“对!咱们这么定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干活不也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嘛!”
其实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吃着大锅饭,工分的评定根本不按出力多少,都是按照劳动能力来划分。
可等到上工的时候,因为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很多拿着满工分的壮劳力,未必有一个妇女干得多。
这个问题就没办法深究了,李天明只能从政策的角度出发来解释。
“这样好,谁投的多,谁拿的就多,我同意!”
“我也同意!”
“厂子建在李家台子?可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村的人上工就太不方便了!”
说话的是大鱼淀的村主任何老四。
“厂子必须放在李家台子。”
关于这一点,不容商量。
“电饭煲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我的手里,厂子也必须跟着我走,其实如果要细说的话,技术也应该算在股份当中,但咱们都是一个镇的乡党,技术我可以拿出来,算咱们厂子共有的!”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当着李学国的面,李天明没提。
建厂要用的土地是李家台子村集体的,可土地是属于国家的,李家台子村集体只有使用权。
是不是要折算出土地的价值,如果要细算的话,这部分股份又该归谁所有?
这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既然没人提,李天明也就假装不知道。
否则的话,集体企业里面还掺杂了国有资本,就更加理不清了。
现在又没有土地承包这个说法。
“至于何主任说的将来厂子投产,大鱼淀的乡亲上工不方便的问题……”
李天明看向了李学国,这件事不应该由他来说,还是让李学国来出风头吧!
“之前天明找过我了,李家台子准备拿出一笔钱来,在长甸河上架一座桥。”
听到李学国的话,何老四等人都被惊着了。
修桥的事,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县里、镇上,反反复复的研究,到头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没有桥,大家都不方便,来来回回的总要绕上十几里路。
没想到李家台子居然要拿自家的钱来修桥。
可笑他们之前还抓着那些陈年旧怨不放,此刻,何老四等人只觉得脸上发烧。
“学庆,天明,大鱼淀不富裕,拿不出钱来,可村里的壮劳力多,学国主任,我表个态,如果真要修桥的话,需要劳动力,我们大鱼淀出。”
何老四开了口,其他四个村的主任也纷纷表态。
“我们也出人!”
“我们村石匠多,有用得着的,只管开口。”
“需要人,我们村自带干粮去干活!”
“我们村的劳动力随便使!”
看到这一幕,李学国顿时笑了。
“看看,这样多好,都是大柳镇的乡党,就算十多年不来往,可彼此都连着亲,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还愁没有好光景?”
李学国说着又看向李天明。
“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李家台子出钱,其他五个村子出人,大家伙团结在一起,把长甸河上的这座桥给建起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彼此的关系又近了几分。
“电饭煲厂的事,你们各自回村以后,召集乡亲们,尽快商量出个方案,每个村拿多少钱,天明,你这边也得抓紧,把厂子建起来,需要多少钱,都得有个准确的数字,到时候财务公开,谁也别犯疑心病!”
李天明点头应下。
“钱的事好说,账目上记清楚了就好,但是,有些事还是得说在前头,不然的话,就算是合在一处,早晚也有分的那一天!”
建厂容易,只要有充足的资金,足够的材料和人工,几个月厂房就能搭起来。
真正麻烦的是投产以后的管理问题。
“有啥话就说,咱们都是真心实意来的!”
“对,天明,你说,我们听着!”
李天明看着众人:“我要说的是,未来厂子的管理问题,这又涉及到股份的分配问题!”
李家台子的村民虽然都富裕了,可毕竟人口没有其他五个村子多。
像大鱼淀人口过万,差不多是李家台子的十倍。
如果现在不将股份厘清的话,一旦大鱼淀掌握了控股权,现在或许还没什么,但将来会牵扯出无数的麻烦事。
“首先厂子的管理权,必须由我做主,大家可以提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在我!”
李天明的这个要求,其实已经背离了集体企业的性质。
既然是集体企业,肯定要讲究民主。
但过分的民主又会导致很多扯皮的情况发生。
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到底听谁的?
何老四等人没有立刻做出回应。
李天明又继续说道:“再有就是股份的分配,李家台子必须占到五成。”
“天明,这怕是……不合适吧!”
何老四虽然不懂啥叫股份制,但也能大致弄明白,谁占的多,将来谁分得就多,同样的谁说了就算。
大家合伙的营生,哪能全听一家的。
“何主任,我说的是咱们合作的基础,这个要是谈不拢的话,往下也就没法谈了!”
李学国闻言顿时紧张起来,他明白,李天明强调李家台子要占五成,为的就是拿到厂子未来的控制权。
“天明,我觉得没必要非得强调谁来领导,完全可以发扬民主作风,有事大家商量着来。”
李天明却丝毫不退让。
“李主任,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我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放在厂里也一样,现在不明确谁牵头,将来真的遇到事了,到底听谁的?”
李学国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清楚,李天明说得对。
每个人都有私心,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一心为公。
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肯定会产生矛盾。
“你们怎么说?”
现在就看何老四他们怎么选了。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