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墉恭敬地施礼回道:“草民已然失去功名。依大清律例,无有功名之人无法参与会考。多谢皇上挂念,草民还是不去了吧!”刘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苦笑,那神情仿佛是在狂风中坚守的孤松,虽笔直却透着沧桑。
乾隆听闻此言,顿时火冒三丈,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雨将至的天空。怒喝道:“若不是你与朕作对,怎会丢了功名?今时今日竟拿此由头应对朕,你胆子不小啊?!”他的声音在庭院中如惊雷般回荡,吓得周围树枝上的鸟儿都惊慌地扑棱棱地飞走了,一片羽毛悠悠飘落。
刘墉“扑通”一声跪地,额头上瞬间冒出了细密的冷汗,忙道:“草民绝无此胆,只是这……”他的声音颤抖着,像是风中摇曳的残烛,似乎在努力解释着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只是什么?功名吗?你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乃至兄长皆是我大清忠臣,尤其是你父亲刘统勋,更是我大清的肱股之臣,你还会缺了功名?”乾隆越说越激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和期望,仿佛要将刘墉内心的顾虑一把揪出。继续道:“依大清律,你乃‘恩荫举人,岂是一个‘监生的功名所能相比较的!朕今日明确下旨,你必须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不得有丝毫怨言!钦此!”乾隆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在场的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刘墉跪在地上,沉默不语,只是那微微颤抖的身躯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纠结。我见状赶忙跪下,高呼:“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万岁!”我的声音在这寂静得有些可怕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响亮,带着一丝颤抖和敬畏。
虽说刘墉未发一言,但乾隆可不吃他这套。紧接着说:“若不遵旨,你好好掂量掂量其中分量,想想孰轻孰重!”乾隆的目光如利剑般紧紧盯着刘墉,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看穿,那眼神中的压迫感让人几乎无法喘息。
刘墉这才回应道:“草民遵旨便是!草民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无奈和屈服,头深深地磕在地上,尘埃扬起。
刘墉不愿入朝为官,其中一个缘由乃是“曹雪芹”一案的牵连,令他心有余悸。每当想起那段过往,心中便如压了一块巨石,沉重而压抑。另一原因则是他深知官场诡谲,那表面的繁华背后隐藏着无数的阴谋与算计,他不愿深陷其中,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再者,刘统勋也不愿刘墉为官,期望他远离官场的是非,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
然而,无论如何,他终究拗不过乾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应下乾隆。
乾隆言罢,便带人启程前往江浙。刘墉和我则留在府中,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赴京会试事宜。
少夫人单莹见刘墉近些日子总是满面愁容,不禁心疼地宽慰道:“夫君,既然皇上旨意已决,不若顺势而为,或许这真会是一个难得的转机。”单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她轻轻地为刘墉整理着衣衫,目光中满是忧虑与心疼。
刘墉望着窗外,长叹一声:“夫人啊,你有所不知,官场犹如旋涡,一旦卷入,便难以脱身。复杂难测的局势,人心的叵测更是难以捉摸,我着实心有顾虑,不愿涉足。”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迷茫,仿佛看到了前方那充满荆棘的道路。
我在一旁急切地劝道:“哥!皇上对您这般看重,此乃旁人求之不得的机遇呀。您若能在官场上一展抱负,定能为家族争光,也不枉老爷对您的期望。”我着急地比划着,试图说服刘墉。
刘墉摇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罢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刘安,你去准备行装吧,咱们择个良辰吉日出发。”他的声音中透着无奈和妥协,仿佛是被命运推着前行。
数日后的一个清晨,阳光尚未完全穿透云层,天边还泛着淡淡的鱼肚白。刘墉便带着我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我们雇了一辆宽敞的马车,车内堆满了行李与书籍。一路上,清脆的马蹄声不绝于耳,深深浅浅的车辙印留在身后的黄土路上。刘墉坐在车内,沉默不语,心事重重。他时而透过车窗望向窗外飞逝的景致,时而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之中。
经过多日的奔波,总算抵达京城。京城的繁华热闹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些目不暇接,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如潮水般涌动。店铺鳞次栉比,吆喝声此起彼伏。只见有骑马驰骋的公子哥,英姿飒爽;挑担叫卖的小贩,声音嘹亮;推车送货的苦力,汗流浃背;卖蒜吆喝的老者,满脸沧桑;箍镥锅的工匠,手艺娴熟;捡粪蛋的孩童,衣衫褴褛;卖字的书生,儒雅清秀;卖画的雅士,附庸风雅;耍把戏的艺人,技艺高超;算卦的先生,故作神秘;还有牵着骆驼溜达的异域商人,充满了异域风情。人群也是形形色色,有大鼻子红头发的西洋人,高谈阔论;头上缠着布长着大胡子的回人,目光深邃;蓝眼睛深眼窝的胡人,好奇张望。尤其是那黑不溜秋的,除了白眼珠和牙齿,整个人黑得仿佛放进煤堆就寻不见,我既觉得好笑又感到新奇,一路嚷嚷着,一路笑着。刘墉告诉我,那些黑不溜秋的是蓝眼睛白人的奴仆。
正当我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倍感新鲜之时,忽听一声“刘安!”我吓了一跳,扭头看去,不是别人,正是跟随刘统勋一同来京的张成。
“嗨!是张成啊!吓我一跳!你怎会在此?”我赶忙问道,脸上满是惊喜,眼睛睁得大大的。
“出来购置些物品!少爷呢?”张成反问道,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着刘墉。
“这儿呢!”刘墉探头应道,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那笑容在这喧闹的街头显得格外温暖。
张成赶忙向刘墉请安,说了一堆吉祥话,而后上了车,我们主仆几人边走边聊。不多时,我们来到一处“擂台”前。此擂台并非比武之用,而是下棋的擂台。只见擂台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上联为: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下联是: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横批:谁敢执子。
这副对联以棋局喻世事,强调做人应有的豁达与谦让,同时以心田比大海,表明要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那龙飞凤舞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设擂之人的高远心境。
刘墉在车上瞧见这副对联,便知晓设擂之人定是一位德才兼备之士,不禁心生兴致,跃跃欲试。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挑战的光芒。
我见刘墉这般模样,便想着添油加醋一番!“哥!要不登台一试如何?”我兴奋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刘墉在擂台上大显身手的场景。
“试试?”刘墉随口说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副对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心中的斗志被渐渐点燃。
于是,我们主仆三人一同挤到擂前,仰头观看。只见擂台之上立着一张硕大的棋盘,棋盘由纵横各
19
条线交叉组成,形成
361
个交叉点。原来,这位擂主摆的是围棋擂台。我瞧着就发懵,莫说下棋,擂台上除了两名执子的侍女,空无一人,擂台下竟无人敢上台应战。
刘墉询问台下观擂之人为何无人上台,观擂者说擂主棋艺高超。此擂台已摆了三天,竟无人能胜过擂主。
刘墉闻听后,撩起衣摆登上擂台。就这一举动,引得台下众人喝彩。众人纷纷议论“看来这位定是高手!”“未必,此前不少自称高手之人,不也铩羽而归”“说不定这位能赢”……
在台下众人的议论声中,刘墉开口说道:“在下山东诸城刘墉,今日欲向擂主请教一二,叨扰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充满了自信,仿佛这擂台就是他展现才华的舞台。
“哦?公子莫非是当朝宰相刘统勋之子刘墉刘崇如?”从擂台内帐中传出一个娇柔的女子声音,那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动听。
“正是在下!”刘墉回答道,他的目光坚定地望着内帐,身姿挺拔,宛如一棵傲雪的青松。
“既如此,公子先请落子吧!”内帐女子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我听得一脸茫然,这刘墉果真是声名远扬!千里之外的京城竟也有人知晓他的名号,着实令我难以置信。此时台下也有人议论开来“怪不得他敢上台应擂,原来是刘墉啊!”“这下有好戏看了”“唉~谁叫咱棋艺不精呢,要不咱也能瞧瞧这帐内美人不是?”“履亲王家的格格,岂是想看就能看的?别做梦了!”
我的天,此刻我才知晓,这擂台竟是王爷家的格格所设,还不知这其中会有怎样的玄机呢!想让刘墉下来,已然太迟,刘墉已执黑子落子。
就这样,他一子、她一子,摆开了棋局。台下众人看得津津有味,时而交头接耳,时而拍手叫好。我却看得满头大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最主要的是担心刘墉赢了或输了,不知会有何后果!你说急人不急人?
最终,这盘棋总算下完,刘墉以一子险胜。只见他双手抱拳朝内帐深施一礼“姑娘承让了,刘墉谢过!”他的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公子果然棋艺高超,小女子认输!”帐内的格格回应刘墉道:“今日总算遇得一位高手,相传刘公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幸会幸会!”格格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赏,仿佛对刘墉的才华心悦诚服。
刘墉说罢起身欲下擂台,帐内格格说道:“公子且慢,请问公子来京所为何事?”
“进京探望父亲,再者准备参加明年会考!”刘墉回复道,他的表情恢复了平静,仿佛刚刚的激烈对弈未曾发生。
“祝愿老中堂身体安康,祝愿公子金榜题名!”帐内格格说道。
刘墉谢过后跳下擂台。我赶忙凑上去对刘墉说:“哥!你可知这擂台是谁设的?”我紧张地看着他,声音都有些颤抖。
“何人所设?”刘墉问道,他的表情有些疑惑,目光中透着不解。
“小弟听闻是十二王爷家的格格所设!”我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心里忐忑不安。
“哦!?不好!速速离开这是非之地!”刘墉脸色一变,跳上马车,我们匆忙离开了此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