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43章 返京复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接上文,却说在安顺水军的配合下,在舒麟祭江之日将其拿获。刘墉安排佟宝琳暂时负责总督事宜,看管这支没有编制的水军等待朝廷旨意,便带上安顺等人押着舒麟离开江宁府,沿长江到扬州,从扬州北上,沿着大运河前往北京。

    清晨,阳光洒在扬州的古运河上,河水闪烁着粼粼波光,仿佛一条流动的银带。两岸垂柳依依,柔枝轻拂,与古朴的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远处白墙黑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墨的画卷。

    沿着运河向徐州方向前行,河面逐渐开阔,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只穿梭往来,船头激起的浪花,发出清脆的声响。运河边的小镇上,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

    午后,阳光热烈而明亮,运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投下斑驳的影子。田野里麦浪起伏,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

    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河面上,将河水染成了橙红色。远处的山峦被镀上一层金色,与河面上的倒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夜幕降临时,运河两岸灯火辉煌,与繁星点点的夜空相互呼应。河水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一条流动的银河。此时的运河,宁静而祥和,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们的船只晓行夜宿,不一日来到了江苏重镇徐州。

    我们一行弃舟上岸,进入徐州,但见徐州城仿若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阳光轻柔地洒在古运河上,河水波光粼粼,仿佛一条闪耀的银带。宝莲寺在晨光中静静矗立,寺内的修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迎接乾隆南巡做准备,宝莲寺得到了精心修缮与保护,原本古朴的建筑焕然一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寺中不时传出阵阵诵经声,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探寻。他们穿梭于寺间,或驻足欣赏建筑的精美,或挥笔写下诗词歌赋,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回龙窝也热闹非凡,古旧的街道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他们在这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漫步,感受着徐州独特的文化魅力。文人士大夫们在此留下了许多佳作,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徐州的文化内涵,也为徐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业贸易更是十分兴盛,徐州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五省通衢”的地位使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上千艘漕船往来穿梭,带来了各地的物产,也让徐州成为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运河沿岸城镇的商业活动热闹非凡,市面上人头攒动,各地商人云集于此,一派繁荣景象。

    徐州的手工业也在悄然发展,酿酒业颇为发达,在当时饮酒之风盛行的背景下,酒坊的生意格外红火。而编织业虽规模有限,但也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需。随着商业的繁荣,这些手工业产品开始向外销售,为徐州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一份活力。

    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周边地区的人们纷纷涌入徐州,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发展的机会。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闲暇之时,徐州的人们会走出家门,去游览名胜古迹,参加文化活动。马市街的饣它汤远近闻名,每天都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汤,一边谈论着生活琐事,欢声笑语不断。

    这时的徐州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繁荣,成为了运河古道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刘墉自抓捕了舒麟,心情便舒畅了许多,在扬州瘦西湖小金山关帝殿院内西北处,一时兴起就挥毫写下了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碑刻: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虚白之室,可以居处。华胥之庭,可以步武。岂无青紫,宠为辱主。岂无狐貉,骄为祸府。重此如师,畏彼如虎。旌阳之孙,无忝于祖。”

    在大运河的船上,刘墉吟诵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日来到这徐州,看到这徐州繁荣景象,刘墉忍不住又吟诵了《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我听后拍手叫好:“三哥这诗词做得太好了!简直好得不得了!”

    “嗯——!不要乱说,我可做不出这么好的诗词,此诗词乃宋朝苏轼所写,并非我刘墉之作呀!”刘墉说完哈哈大笑,付钰、谢玲儿一同取笑我,闹得我十分尴尬。

    这刘墉,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你就说是你做的词不就没事儿了,害我在这两人面前丢脸。

    闲话少说,我和刘墉、付钰等来到徐州府衙,递上文书。徐州知府丁鬯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哎呦呦,在下不知刘大人驾到,有失远迎!罪过罪过!”丁鬯一边说话一边把我们迎接进了府内,我们来到三堂分宾主落座。

    丁鬯问道:“刘大人可是因官仓一事而来?”

    刘墉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说:“正是!不知丁大人……”

    “不必说了,在下一定全面配合,不知刘大人想从何查起呀?”丁鬯知府问道。

    “不过先烦请丁大人帮我看管一人如何?”刘墉说道。

    “不知需要看管何人?”丁鬯问道。

    “随我来。”丁鬯跟在刘墉身后来到大堂。刘墉说:“就是此人!将头套摘下!”

    于是安顺把套在舒麟头上的头套取了下来,丁鬯看到舒麟吓了一跳,他待在原地愣住了。

    “哎哎哎!丁大人,你怎么了?丁大人这是怎么了?”我捅了捅丁鬯说道。

    丁鬯缓过神来,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你们!你们怎么把总督大人给抓了?!”

    “是呀!我们不单单能抓他,在必要时还能杀他。”付钰亮出天子剑说道。

    丁鬯看到了天子剑不再言语,立刻安排人手将舒麟关押在了死牢,交代下去严加看管,并嘱咐手下:一、不能跑了,人跑了看管人员皆是死罪;二、必须小心伺候,不能死了,人死了看管人员皆发配到边疆为奴。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刘墉也安排了我们的人,那几个水军的头头一同看管。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大官呢!两省总督,封疆大吏,从一品。如果真在押解过程中出点事儿,我们这些人还真的担点责任。尽管我们有金牌呀、团龙褂子呀、调兵令箭呀、天子剑呀,但那些东西对付四五品的官员还可以,对待这样的官员根本不沾边。

    我们在徐州府,首先利用飞鸽传书的形式通知了和硕诚亲王,告诉他我们抓住了舒麟,并且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有罪。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请求朝廷派兵前来将舒麟押回朝廷。其次,我们四人开始查访中原各府州县的官仓。这往后也不用暗查了,因为一个舒麟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了。徐州各府州县还没有查完就接到了王爷飞鸽传书,说朝廷已经另派官员查证中原官仓,我等只要看好舒麟,等待朝廷派兵前去接应便可。

    这下好了,我们可是轻松多了,也能抽空到处欣赏一下景致,了解一下各地风土人情,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没几日,归德府奉旨派兵前来帮助我们押送舒麟的人到了,我们辞别了徐州,赶往了归德府。

    就这样,我们在德府、开封府、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保定府的一路官兵的保护下,最后在由顺天府官兵接应来到了北京。

    北京城内热闹非凡,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总算回到了我们曾非常熟悉的北京城。

    刚踏入北京,我们一行人便被一股浓郁的皇家威严与繁华气息所笼罩。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川流不息,来自各地的商贾、百姓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刘墉等人带着舒麟径直前往紫禁城,面圣奏明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把监监察御史石基一家的遭遇和安顺如何出谋划策诱捕舒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向乾隆奏明,还引荐了谢石基的女儿谢玲儿,由谢玲儿将血书全部交给了乾隆。

    等刘墉奏陈完毕之后,朝堂上一阵骚乱,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江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舒麟深受皇恩,竟然私自养兵,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乾隆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将舒麟收押于天牢,等候处置。

    刘墉在朝堂上详细奏陈了在扬州、江宁等地所发现的官仓猫腻以及舒麟的种种罪行之后,说道:“皇上,应给予谢玲儿昭雪伸冤并加以抚恤,以示皇帝天恩!”

    “照准!”乾隆应道。

    “陛陛下安顺在此次捉拿舒麟中功劳最大,况且安顺等人心系朝廷,一心为国为民,理应嘉奖,而其制下水军一千余人,不应放置市井,也应招募到我大清水师旗下效力,望乞皇上恩准!”刘墉继续说道。

    “那就——,那就——”乾隆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安置。

    “陛下,可将其一干人等,规制到福建水师听调,福建水师乃护卫我东南沿海周全之兵力,正好缺人,派往前去。”兵部侍郎刘炳田出班奏道。

    “嗯!甚好甚好!那就任命安顺为副将,着手下人等择日率其水军前往福建听调。”乾隆很高兴地说道。

    嘿!这安顺,一下子就成了二品武官。这他们升的也太快了吧,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

    当乾隆问道谢玲儿家中还有何人时,谢玲儿表示已无亲人。可不是嘛,她三岁父母被害,老尼姑将其养大,她哪里知道还有什么亲人,现在知道的也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什么表哥付钰。

    乾隆听了也十分感慨,下旨封谢玲儿为义女,以彰显乾隆对忠君不二臣子们的态度,并且暂住刘府,与勤格格做个伴。这下好了,刘府一府仨格格:霞儿格格单莹、勤儿格格、又一个玲儿格格谢玲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