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55章 软禁刘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天,刘墉和纪晓岚奉旨来到避暑山庄的四知书屋中,微风轻拂,透着几分凉爽。

    乾隆皇帝身着常服,坐在书桌前,气定神闲,目光中透着一丝亲和。刘墉和纪晓岚进了四知书屋,先行了跪拜大礼,然后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聆听乾隆教诲。

    刘墉身材虽高,但是在乾隆面前从不敢昂首挺胸,探着肩一种罗锅样子,却透着一股沉稳之气,垂眼目视地面。纪晓岚手持烟袋锅,不时地干嘬两口,神态还算从容。

    乾隆看了他们一眼,开口道:“今岁乃大比之年,朕召你二人前来,一同商议一下大考题目。”

    刘墉拱手道:“皇上圣明,此国家选材之大事,乃国之机密,非臣等所应知也。臣不敢贸然言之!”

    乾隆微微一笑,说道:“刘墉啊,你不必如此谨小慎微。朕既召你二人前来,自是信得过你们。”

    纪晓岚在一旁附和道:“皇上信任,乃是我等之荣幸。只是这大考题目,确实干系重大,需得慎重啊。”

    刘墉微微抬头,看了一眼乾隆,又迅速垂下目光,说道:“皇上,臣以为保密之事至关重要。即便在此商议,也需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让题目有丝毫泄露的可能。”

    乾隆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然明白,你等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纪晓岚干嘬一口烟袋锅,缓缓说道:“皇上,不如我们从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章中寻找灵感,既能考查学子们的学识,又能体现我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刘墉接着说道:“纪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还需考虑当下的时事,让学子们有机会展现对国计民生的见解。但具体篇章和议题,还需仔细斟酌,以防走漏风声。”

    乾隆沉思片刻,说道:“那依你们之见,以哪几部经典为宜?”

    刘墉谨慎地回答:“皇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自是不可少,可从中选取关乎仁义道德、治国理政之论题。”

    纪晓岚补充道:“《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史事也可作为题目素材,让学子们以古鉴今。”

    乾隆微微颔首,说道:“不错,不过如何确保在出题过程中不被他人知晓呢?”

    刘墉道:“皇上,臣建议出题之时,仅限在皇宫内院您的书房,且参与之人越少越好。所写题目草稿当即销毁,不留痕迹。”

    纪晓岚也说道:“皇上,臣以为出题所用之笔墨纸张,也需专门保管,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乾隆说道:“甚好,那便依你二人所言。此事务必保密,若有丝毫泄露,朕定不轻饶。”

    刘墉和纪晓岚连忙跪地,齐声说道:“臣等定当严守秘密,不负皇上重托。”

    随后,三人又就具体的题目内容进行了一番细致而又秘密的商讨……

    三日后,在避暑山庄的大殿前,阳光洒在金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乾隆皇帝身着华丽龙袍,气宇轩昂地站在台阶上,俯瞰着满朝文武。刘墉、纪晓岚等大臣们恭敬地站在一旁,随时听候圣谕。

    乾隆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此次避暑山庄之行,朕与诸位爱卿度过了一段闲暇的时光。如今,也到了回宫的时候了。”

    纪晓岚微微欠身,说道:“陛下,此次避暑山庄之行,可谓是劳逸结合,圣恩浩荡。想必回宫之后,陛下又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处理国家大事。”

    刘墉这时走上前,恭敬地说:“陛下,此次避暑山庄之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陛下的英明神武,也让我们有机会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乾隆笑了笑,目光落在我身上,问道:“刘安!朕看你这几日在山庄游玩得甚是开心,可有什么感受?”

    我连忙上前,恭敬地说:“回陛下,此次避暑山庄之行,让我感受到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在山庄的每一处地方,都能感受到陛下的恩泽。”

    乾隆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此次回宫,希望尔等能够继续为咱们大清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刘墉双手抱拳,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尽心尽力,为国家的发展鞠躬尽瘁。”

    乾隆微笑着说:“好,起驾回宫!”

    于是,乾隆率领满朝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避暑山庄,踏上了回宫的道路。一路上,阳光洒在众人身上,仿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乾隆率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避暑山庄,沿着官道徐徐前行。御驾所经之处,地方官员早早便在路边恭敬候着。

    行至密云县,县令带着一众差役,诚惶诚恐地跪在路旁迎接圣驾。他身着官服,头低得几乎贴到地面,声音颤抖地说道:“恭迎陛下圣驾,愿陛下龙体安康,一路顺风。”乾隆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人群,温和地说:“起来吧,尔等辛苦了。”

    车队继续前行,远远便看到盘山蜿蜒的峰峦。盘山自古便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美。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道:“此山景色奇秀,真乃天造地设之美景。”纪晓岚在一旁接话道:“陛下圣明,盘山景色秀丽,实乃我朝之瑰宝。”

    经过蓟州时,州官率领百姓前来迎接。百姓们匍匐在地,眼中满是敬畏与喜悦。州官大声说道:“陛下圣恩浩荡,我等百姓皆沐浴圣恩。愿陛下平安回宫,我等定当安居乐业,为我大清之繁荣添砖加瓦。”乾隆听了,欣慰地说道:“好,望尔等好好治理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

    随着队伍不断前行,经过多日的行程,远处的北京城已隐隐可见。乾隆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此次避暑之行,不仅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治国安民的信心。

    终于,队伍来到了京城的大门前。城门口早已聚集了众多百姓,跪在正阳门官道两侧,迎接乾隆皇帝回宫。乾隆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将继续带领满朝文武百官,为大清国的繁荣昌盛而继续努力。

    乾隆等人回到了京城之后,刘墉、纪晓岚就被乾隆安排到了文华殿软禁了起来。说他们受罪吧!他们俩吃的用的比谁都好。俩人都还有专人伺候,太监宫女丫鬟婆子一大堆。说他们享福吧!他们俩被限制了自由,除乾隆宣召外不能离开文华殿,皆因他俩参与讨论了大比考题探讨。刘墉没什么,纪晓岚可受不了。他在文华殿要不就是牙疼、要不就是嗓子疼、要不就是面红耳赤,把太医和伺候他的人折腾得够呛!

    乾隆知道后询问原因,一个太监悄悄告诉乾隆。纪晓岚急需女人,三日不和女人交合,就会憋成这样。在避暑山庄他有自己的媳妇在身边,在这儿,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成了这个样子。

    乾隆听后哈哈大笑,没想到纪晓岚还有这一说,没有女人就活不下去!于是咱的乾隆爷也很大方,就赏给了纪晓岚和刘??每个人两个宫女供他俩享用。

    纪晓岚听说是乾隆赏赐的,欣然接受了,如获至宝。以后眼也不红了、牙也不疼了、也不面红耳赤了。而刘墉却为难了,接受吧怕对不起单莹嫂子;不接受吧,又怕违抗圣旨。总是茶不思饭不想地睡不着觉。而那两个宫女还不断地骚扰他和戏弄他。

    刘墉的事儿也让乾隆知道了,笑着说;“这二人在女人之事上,天壤之别呀”就让太监告诉我,让我把单莹嫂子带进宫来,安排到文华殿专门伺候刘??。

    当我告诉单莹嫂子原因之后,单莹嫂子羞了个大红脸,表示不去。我告诉单莹嫂子,这可是乾隆的旨意。再说了,你若不去,说不定哪一天刘墉就被那两个宫女勾引走了。单莹嫂子这才答应随我进宫。

    经过多日准备,乾隆还真采取了刘墉和纪晓岚的建议,从他们俩说的《论语》《孟子》《史记》和《资治通鉴》里面选的考题。在笔试阅卷时,文华殿又来了一大群阅卷官和刘墉纪晓岚住在了一起。

    在刘墉、纪晓岚和那些阅卷官一起挑选下,选出了一百五十份比较好的考卷献给了乾隆。又通过殿试之后,有一百左右的举子荣登黄榜。

    而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殿试金榜中,考得前三甲的举子分别是:

    状元:蔡以台;

    榜眼:梅立本;

    探花:邹奕孝三人。

    其中有一个人咱们不得不提一下,此人名叫戴震。他因批驳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所以此次科考未被录取。戴震则后来成了清代着名的思想家、学者。在哲学、经学、语言学等领域有很高成就。就这么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却在这次科考中落榜了,真是让人惋惜。

    科考结束,考中进士的欢天喜地。夸官的夸官、庆贺的庆贺、祭祖的祭祖,过了很长时间京城算是恢复了平静。但是,纪晓岚的“好色”美名也名扬天下了。直至今日,纪晓岚三大嗜好全部集齐,一是喜欢对对子,纪晓岚对对子张口即来,别人难以比拟。二是,纪晓岚喜欢抽烟,只要不在乾隆身边,就抽个不停。三是,纪晓岚不能离开女人,只要离开女人三日,就会出毛病。

    乾隆二十二年冬,西北战场传来了好消息。兆惠将军,在极其恶劣环境下获得反转。率领清军一举消灭了准噶尔汗国,而准噶尔汗王在逃往哈萨克斯坦时被哈萨克人民抓获送给了大清。而这次战争,给准噶尔民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从此在西北之地除了只留下一个“准噶尔盆地”这样一个地名之外,再也没有准噶尔这个民族。

    西北大捷,傅恒、刘统勋还朝受奖。兆惠老将军为了大清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了乾隆皇帝大加赞赏,给了许多封赏和奖励。尤其对兆惠将军的母亲,大加称赞和封赏。

    乾隆的这次灭准之战,结束了我中华西北疆土上千年被异族割据的局面,成为了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朝廷收到这个消息,立刻发布到全国各地。并且放假三日,大赦天下以资庆贺!

    哎呦!看这京城内外,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街头巷尾,百姓们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断。

    刘墉和纪晓岚也从文华殿的软禁中解脱出来,各自回府。刘墉府上,单莹嫂子陪着刘墉归来,脸上满是欣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