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成把三位夫人送到我们这之后,交代完事宜。几日后带上刘墉写给刘统勋的回信,返回了京城不提。
单说我们这些人,有了夫人们的到来,学政衙门的后院中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女人们,尤其是勤格格,每天跟一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像就她的话最多。
谢玲儿岁数最小,也喜欢玩儿。整天跟着勤格格,到处转悠、说笑、打闹。而单莹嫂子除了和大家打个招呼之外,总是默默地帮着大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做些事情,偶尔也和刘墉在一起对个对子、做首诗、画幅画什么的。
当他们吟诗作画的时候,引得大家都不住地夸赞。都说单莹嫂子是个才女,说刘墉两口子是郎才女貌。说到我时,就成了勤格格这朵鲜花插在在了我这坨牛粪上了……
尽管我气的蹦高也无济于事,他们一看到我和勤格格在一起就起哄……
这一日,阳光明媚,学政衙门的后院中一片欢声笑语。单莹嫂子身着素雅的衣裳,指挥着护卫和衙役们布置庭院,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你们几个,把那盆花往左边挪挪,对对,这样看起来才更美观。”单莹嫂子细心地说道。
勤格格则有闲心在一旁与谢玲儿一起绣着花,不时地低声交谈,偶尔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玲儿妹妹,你看我这针法是不是又进步了些?”格格歪着头问道。
谢玲儿看了看,笑着回答:“格格这手艺越发精湛了,除了单莹嫂子外,怕是我都要比不上啦。”
这时,刘墉、我和付钰处理完公务,走进了后院。看到这温馨的场景,笑着说道:“瞧瞧,咱们这后院真是热闹非凡啊。”。我也凑上前去,说道:“可不是嘛,有夫人们在,这院子都充满了生气。”
付钰则走到谢玲儿身边,看着玲儿的针法,轻轻地扶着她的肩膀,赞叹地说道:“没想到,我家玲儿也会绣这么好的花!真厉害”
谢玲儿抬头看了看付钰说道:“你以为我只会打打杀杀呀!那是被逼无奈!我的女工也很不错的!”用带着自豪的眼神瞟了付钰一眼……
当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的时候,单莹嫂子说道:“老爷,如今学政之事渐入佳境,也该让大家松口气了。”
刘墉点头道:“夫人说得是,这段时间确实辛苦大家了。”
勤格格提议道:“不如明日我们一起去城外踏青,如何?”。“好哇!”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第二天,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城外。郊外的景色美不胜收,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我们则漫步其中,尽情地欣赏着美景。
刘墉和单莹嫂子手挽手,边走边说着贴心话。“夫人,这些日子多亏有你操持家务,我才能安心处理公务。”刘墉深情地说道。单莹嫂子微微一笑:“老爷为百姓谋福祉,我做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我和勤格格也相伴而行,我采了一朵鲜花,别在勤格格的发髻上。“格格,你真美。”我说道。
勤格格嗔怪地看了我一眼:“就你嘴贫,离我远点!”我左右看了看没人注意我俩,就迅速“?隙?绷艘豢谇诟窀瘛G诟窀裣仁倾读艘幌拢?缓缶突游枳判∪?房?甲纷盼掖颍?堑闹谌斯??笮Α
付钰和谢玲儿则在不远处,看着这美好的一切,说着属于他们的悄悄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晚上,回到衙门后,大家的心情依然愉悦。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丰盛的晚餐。刘墉举起酒杯:“来,让我们共同为这美好的生活干杯!”我等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房间。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衙门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刘大人,属下有要事相告。”来人神色匆匆。刘墉皱了皱眉,起身与他走进书房。这人是谁?这人是负责常州的一个“拜唐阿”。原来,常州出了一个富豪监生强霸人家女儿的事。常州府惧怕富豪监生之势力,不敢出面妥善处置,闹的常州府沸沸扬扬。那个“拜唐阿”才悄悄地告诉刘墉,看来只有刘墉前去亲自处理。
刘墉回到后院,将此事告知众人。单莹嫂子说道:“老爷,公事要紧,你尽管去。”我和付钰也表示愿意一同前往。于是,刘墉便带着我们和护卫,骑马踏上了去常州府的路。
到了常州府,按照“拜唐阿”提供的线索,我们先到了常州府衙。送上拜帖,我们被迎了进去。
刘墉进门就直接质问常州府知府宋楚望,“常州府出了监生强霸民女之事,你宋知府因何不将其收监处置呀?”
“刘大人呐!那个女子家欠了那监生五十两银子,如今还不起。所以那个监生就那个女子抵债。那监生家大业大、势力也大,在常州府这一亩三分地谁也惹不起。就连江苏上任巡抚也让他三分!下官怎敢得罪于他!”宋楚望知府唯唯诺诺地说道。
“嗬!他一个小小的监生,能有什么能耐!我倒要看看他是否有三头六臂!仅仅因为五十两银子,就敢强霸民女!还有没有王法了!”刘墉气愤的说道:“付钰、刘安!你们俩带上护卫前去他家里,连他带那个民女一起给我带到府衙,不得有误!”
回头又对宋楚望知府说道:“你差个人带路!”
就这样,我和付钰带着十几名护卫,在常州府差役带领下到了那个监生的家里。
从他的宅院来看,是个有钱有势的大户。他们家的家丁看上去一个个都横的要命,别说他这个主人了。
但是我和付钰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在他们的家丁阻拦下,我们就直接打了进去。闯到大厅,直接把那个监生扭了起来,又在他们家中找到那个良家女子。一起押到了常州府衙。
此人见到了刘墉还是那么趾高气扬,七个不服、八个不顺的。刘墉是谁呀!从小跟着乾隆长大、又是“粘杆处‘总理粘杆处事宜副代管”,还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他害怕的。
刘墉才不管他的什么家大业大,又没有势力。直接宣布革了他的功名,永世不得入仕,发配到云南充军去了。
刘墉来到常州府这一系列动作,惊得常州府知府宋楚望目瞪口呆。就连这么大的常州知府,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当我们处置完常州的案子,回到江阴县学政衙门时,单莹嫂子、勤格格和谢玲儿早已在门口等候。
三个女人见到我们回来嘘寒问暖一番,一家人又团聚在了一起,继续着我们在江苏学政衙门的不平凡生活。
时间荏苒,转眼到了乾隆二十六年的春天。江苏沛县的田野上本该是一片绿油油、充满生机的景象,但因今年春季滴雨未下,却显得格外萧瑟。春风吹过,枯黄的麦秆无力地摇曳着,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苦难。
青黄不接的时节,本就艰难的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江苏沛县的村庄里,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整个村子毫无生机。即便如此,当地官府仍然借助各种由头进行摊派。
现年57
岁的沛县监生阎大镛,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站在村口,望着荒芜的田野,眉头紧锁。他平日里就心怀正义,同情百姓的疾苦,此刻,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愈发旺盛。
“这官府不顾咱们死活,还要强征粮款、差役,咱们难道就这么忍了不成?”阎大镛对着周围几个同样满脸愁苦的村民大声说道。
“阎先生,咱们这些平头百姓能有什么办法?官府势力岂是咱们能惹得起的。”一个瘦弱的农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行!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总得为自己讨个公道!”阎大镛握紧了拳头。就在这时,几个官府的差役耀武扬威地走了过来。
“都听着,今年的粮款、徭役一个子儿都不能少,谁要是敢违抗,就等着吃牢饭!”差役头目恶狠狠地喊道。阎大镛再也无法忍受,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你们这些贪婪的家伙,百姓都快饿死了,你们还在搜刮民脂民膏!”
“哟,你个老东西,想造反么?”差役头目挥舞着鞭子就要打。阎大镛毫不退缩:“来吧,有种打死我!”。百姓看到此景们纷纷围了过来,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大家别怕,咱们一起抗粮、拒差!”阎大镛高呼。一时间,村民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响应。一场抗粮、抗徭役风潮就此在沛县掀起,同时也影响到了其它府县。
由于事情闹的太大,阎大镛深知官府难以放过自己,为了不连累家人和乡亲,他在一天夜里,悄悄出逃了。但是他能逃到哪儿去?哪里没有他的画影图形?不久之后,阎大镛还是被抓进大牢。
此时,我等正好在苏北视学。刘墉听到了沛县的这起事件,心中不禁一动。
当我们来到沛县县衙时,县衙的公堂之上,正在审问阎大墉。只见阎大镛被锁链束缚着,站在堂下,衣衫褴褛,但眼神依然坚定。
刘墉坐在公案后,听了沛县知县的审问之后,面色郑重地问道:“监生阎大镛!你身为监生,功名在身。本该知书达理,现如今西北、西南皆在用兵,正是我大清需要粮食和徭役之时,为何还要煽动百姓抗粮拒差?”
阎大镛抬起头,大声回答:“大人,沛县百姓已经食不果腹。官府却还要强征粮款、差役,这让百姓如何生存?我不过是为他们说了几句公道话罢了!”
刘墉微微皱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但法不容情。你可知你的行为已触犯刑律?”
阎大镛冷笑一声:“刑律?这刑律若只是为了欺压百姓,那不要也罢!”
刘墉心中一震,说道:“放肆!我大清律岂容你这般诋毁。不过我倒想听听你到底有何冤屈。”
阎大镛气愤地说道:“大人,您去村里看看,有几家能吃饱饭?有几家的孩子不是面黄肌瘦?我们交不起粮款,就只能卖儿卖女,这就是官府想要的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