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70章 救治和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纪晓岚凑近我们,压低声音说道:“我看这山庄守卫众多,硬闯不是办法。不如我们佯装答应他们的要求,先稳住他们,再伺机寻找黄爷和刘大人的所在,趁其不备将他们救出。”

    众人纷纷点头,刘墉说道:“纪大人此计甚妙,就依此行事。”

    于是,纪晓岚对着山庄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我们答应你们的条件,但你们需让我们见到黄爷和刘大人安然无恙。”

    不一会儿,山庄大门缓缓打开,只见先前那个老者陪着刘墉走了出来,刘墉一脸笑意。

    “刘大人,你和黄爷没事吧?”付钰喊道。刘墉微微摇头道:“我们无碍,尔等莫要慌乱。”

    那伙“贼寇”的头目嬉皮笑脸地说道:“快把赎金拿来,否则别想带走他们。”

    纪晓岚走上前,说道:“赎金我们自会准备,但需给我们一些时间筹备。在此期间,不可伤害黄爷和刘大人半分。”

    “贼寇”头目笑了一下,“那不行!要不你们也留在这里算了,省得我们到处费事儿找你们。”

    “行啦!不要再逗各位老爷了!”那老者顿了顿继续说道,“让各位老爷受惊了!请各位都进来吧!”

    我们一听此话都懵了,每个人都处在云里雾里,看着这一切愣在了原地。刘墉这时候说道:“怎么啦?都傻了?进来不进来?不进来关门走人!”

    众人这才缓过神来,跟着刘墉走进了山庄。一进山庄,只见里面布置得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想象中的贼寇窝的混乱。

    那老者笑着说道:“各位大人,实在抱歉,这是一场误会。”

    纪晓岚疑惑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者解释道:“我们听闻皇上南巡,深知这是一个申冤诉苦的机会,但又怕直接求见会被地方官员阻拦,这才出此下策,想引起诸位大人的注意。”

    乾隆脸色一沉:“朕刚才听闻你的女儿说过了!朕很难想象竟有此事!你们就把所有冤情写成御状,交给刘墉,由他代呈奏章!”

    老者跪倒在地,说道:“皇上隆恩!此地官员贪污腐败,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想出这法子,惊扰了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乾隆怒道:“朕恕你们无罪!这些胆大妄为的官员,朕定要严查!”

    刘墉说道:“陛下息怒,此事需从长计议。如若是真,那也不仅仅是这一家,先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再说。”

    老者连连点头,把当地官府是如何横征暴敛、勾结匪徒欺压百姓,百姓稍有怨言,就莫名其妙地失去踪影,甚至身首异处的种种劣迹一一讲给了乾隆。

    众人听得气愤不已,乾隆当即下令:“刘墉、纪晓岚,朕命你们彻查此事,若属实,朕将严惩不贷!”刘墉和纪晓岚当即领旨,离开山庄之后立刻着手调查。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掌握了一些地方官员官匪勾结、杀人越货、强男霸女的证据。

    回到扬州行宫,乾隆立刻召集了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庄有恭,并把收集来的证据一一摆在他们面前,申饬他们必须在乾隆离开之前处理完此事,不然,他们两人也得丢官罢职。

    经过尹继善和庄有恭按照证据进行排查,把两江一带与土匪勾结欺压百姓的官员一一拿获,充军的充军、处斩的处斩。当地百姓听闻,纷纷拍手称快,对乾隆感恩戴德。

    乾隆此次南巡,虽历经波折,但也解决了不少民生问题,为江南百姓带来了长治久安。

    时至五月,乾隆结束了江南巡游,乘船自扬州沿运河返回了京城,不提。

    却说刘墉、我和付钰在乾隆二十七年七月的一天,正在苏州府巡视学政和书院,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什么。

    我等也出于好奇,挤进了人群,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正在哭泣,求围观的人群救救他的哥哥。而在哭泣的孩子旁边,躺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脸色铁青、不省人事。

    而这些围观者只是议论,却没有人伸出援手。刘墉气愤不过,分开人群来到这两个孩子的跟前,问道:“这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儿?为何如此这般?”

    这个哭泣的孩子说道:“我哥哥不知怎么了,就成这样人事不省!”

    刘墉问道:“你哥哥成这样子多长时间了?”

    那孩子回道:“大概有半个时辰了!”

    刘墉二话没说,给昏迷不醒的孩子掐了掐脉,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展开后,里面竟然是银针。

    刘墉拿起一根银针扎在昏迷孩子的人中,又拿起一根扎在左手虎口,然后又给这昏迷的孩子右手扎了一根。

    三针下去,孩子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刘墉也顾不上许多,直接把昏迷孩子的裤腰带解开来,把这孩子的小鸡鸡露出来,用银针在尿道口上刺破了皮肤后,用力挤出了许多黑紫色的血水,直到血水变红,才停了手。

    我赶紧给刘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让人取来了些水,让刘墉洗了手。

    约莫一刻钟之后,昏迷的孩子苏醒了过来。这时刘墉给昏迷的孩子穿好了裤子,问道:“孩子!你怎么了?为啥成了这般模样?”

    那个昏迷的孩子看到刘墉问他话,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刘墉后突然抱住刘墉大哭,只见他边哭边说道:“刘伯父,你是刘伯父?”

    刘墉有点懵,这孩子认识刘墉,不单单认识刘墉,这孩子还认识付钰和我。只听这孩子说:“刘伯父!我是和?呀!您忘了吗?我父亲是常保!乾隆二十三年,您在福建还在我家里吃过饭的!”

    我们一听此话,立刻想起来了。福建水师副都统常保有两个儿子,还给刘墉、纪晓岚磕过头,一个叫和?、一个叫和琳,挺可爱的两个孩子,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

    于是我们也不管不顾地把两个孩子领到了一边,把围观的人群驱散了,给两个孩子买了点吃的,弄了点水。和?边吃就边给我们说起了他小哥俩的遭遇。

    和?三岁那年,他的生母在生育弟弟和琳时难产离世,那惨痛的一幕,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而九岁时,宛如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常保也因病撒手人寰,自此,和?兄弟俩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孤儿,独自面对生活的凄风苦雨。

    父亲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未曾积攒下丰厚的家产。他这一走,家庭的经济支柱瞬间崩塌,生活瞬间陷入了困窘。

    生母离去后,和?兄弟俩由继母照顾。虽说继母未曾有明显的虐待之举,但那份冷淡,让他们感受不到丝毫温暖。记得有一次宴请私塾先生,和?与先生对对子时,不小心触怒了继母。此后,和?小哥俩便被继母赶出了家门,流落街头。

    小哥俩尝尽人间苦难,便毫无目的地过起了乞讨生活。今日早晨和?让和琳吃了今天早晨讨来的新鲜饭食,而他却吃了昨日讨来的剩饭,在这炎热的夏天,剩饭有点馊,为了填饱肚子,他还是吃了下去。就这样,和?就突然腹痛难忍,晕倒在地人事不省,不想遇到了我们把他救了。

    听了和?的讲述,我和付钰两个大老爷们也禁不住潸然泪下。和?、和琳小哥俩哭得稀里哗啦!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和?吃坏了肚子,算是食物中毒,刘墉怎么会治病呢?

    这里我就要再??乱淮瘟耍?垂??返亩贾?牢液土踯?诶暇?骄残薰??谀抢镂颐茄У搅诵矶喽?鳎?绕涫橇踯???У亩?骺刹簧佟6?椅夜?兰已?桑?∈怯醒?实某黾胰耍??窃谔煳牡乩怼⒁跹舭素浴⒁绞醴缢?确矫嫖匏?痪?9赜谡獾阋绞酰?鹚盗踯??退闶俏乙材芗笆本戎巍

    说完哭罢,我们把和?小哥俩带在了身边。巡视完苏州府,我们就一起回到了江阴县江苏学政衙门。

    三个女人一看我们带回来两个孩子,都很好奇。经过我们这么一说,三个女人也很可怜和?小哥俩,又是洗漱、又是理发、又是买新衣服,没一天功夫就把小哥俩变成了小公子。这小哥俩,尤其是和?,嘴甜,又是叫伯母、又是叫婶娘的,把单莹嫂子、勤格格、谢玲儿高兴不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和?小哥俩在学政衙门里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聪明伶俐,学东西极快,常常得到刘墉的夸赞。

    一天,刘墉把和?叫到书房,语重心长地说:“和?啊,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可不能荒废了时光。我打算教你读书习字,你可愿意?”

    和?连忙跪地,激动地说道:“刘伯父,和?求之不得,定当好好读书。”

    从此,和?在刘墉的教导下,刻苦攻读,学问日益精进。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就在乾隆二十七年夏末,京城传来旨意,乾隆皇帝急召刘墉回京。

    刘墉不敢耽搁,带着我和付钰准备启程。单莹嫂子和勤格格、谢玲儿为他们收拾行囊。

    和?拉着刘墉的衣角,仰着脸,眼中满是不舍:“刘伯父,您这一走,和?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您。”

    刘墉和蔼地摸着和?的头,说道:“孩子,好好读书,等我在京城安排妥当,我便派人来接你们进京。”

    我们一行人不敢耽搁,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到了京城,才知道原来是因黄河决堤之事,乾隆需要刘墉回京出谋划策。

    刘墉回到京城,便将和?的情况禀明了乾隆,乾隆听说是常保将军的孩子,又是八旗子弟,怎能弃之不管。于是下旨将两个孩子接到了京城,安排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和?小哥俩被接到京城之后,在咸安宫官学更加努力地读书,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报答刘墉的救命之恩。

    咱再说乾隆二十七年的秋,天地间仿佛被一片阴霾笼罩。黄河那奔腾不息的洪流,在这个季节发了狂,把河南开封附近的杨桥河段的堤坝,无情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滔滔河水如猛兽般肆意漫溢,大片的庄稼瞬间被淹没,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乾隆帝知晓后,心急如焚,连忙令户部拨发银两,派遣大臣会同地方官吏赶赴灾区,试图堵塞决口。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工程的进度却如蜗牛爬行般缓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