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大清朝的行政体系中,江西盐驿道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机构,它并非传统单一功能的衙门,而是集盐务与驿传管理等多种职能于一体,在当时的社会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江西盐驿道负责江西地区食盐从生产地到销售点的运输调度,确保食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对食盐的销售环节严格把控,监督盐商的经营行为,保证食盐质量合格。通过一系列措施,打击私盐贩卖,维护官方对盐利的掌控,保障朝廷在盐务方面的经济收益。
江西盐驿道的主官为道员,官阶一般为正四品。道员全面负责盐驿道的各项事务,统筹管理盐务与驿传工作。其下设有众多属官和吏员,他们分工明确,协助道员处理日常繁杂的事务,如账目核算、文件起草与传递等。另外,还设有巡检等官员,他们分布在重要关卡和交通要道,重点巡查私盐贩卖等违法活动,维护盐务与驿道的正常秩序。
经济层面,盐课是大清国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江西盐驿道对盐务的有效管理,保障了盐课的稳定征收,为大清国财政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驿道系统是大清国信息传递和人员物资流动的关键通道。江西盐驿道保障了江西与其他地区的紧密联系,对于大清国的政治指令传达、军事行动部署以及经济贸易往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是大清国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
综上所述,盐驿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刘墉被调任江西盐驿道,是朝廷或者说是乾隆对刘墉的莫大信任,这也给刘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刘墉带着我们一行人二十多人到任的第二天,就着手查看各种记录和资料、账目。直到夜幕深沉,南昌城的江西盐驿道衙门内,灯火依旧通明。刘墉仍然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的毛笔不时在公文上圈圈点点。
师爷李福站在一旁,轻声说道:“大人,这盐务和驿传的事儿,可都不省心呐。”
刘墉放下笔,靠在椅背上,叹了口气:“这盐务,关乎民生,更关乎朝廷的钱袋子。咱得确保江西地区的食盐运输、销售顺畅,盐课征收分毫不差。那些盐商,一个个精明得很,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私盐钻了空子,坏了规矩。”
李福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这段时间,咱们加大了对盐商的监督,市场上的食盐供应倒是稳定,质量也有保障。可私盐贩子实属可恶,总能在一些偏远的关卡找到机会。”
刘墉目光坚定地说道:“所以,驿传这块也不能松懈。驿道、驿站是咱们的眼线和脉络,必须保证公文传递及时,官员往来便利,物资运输安全。”
这时,一名巡检匆匆走进来,行礼后说道:“大人,我们在边境的一个关卡发现了一伙私盐贩子,正准备偷运私盐入境。”
刘墉猛地站起身:“立刻派人去抓,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巡检领命而去。刘墉转头对李福说:“咱们这盐驿道衙门,虽只是个地方机构,却身负重任。盐课是朝廷财政的重要来源,驿道系统是朝廷的命脉。咱们做好了,江西地区才能安稳,我大清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交流才能顺畅。”
李福感慨道:“大人一心为民,为朝廷分忧,实乃百姓之福。”
刘墉摆了摆手:“这不是我一人之功,咱们衙门上下,道员、属官、吏员、巡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这复杂的事儿办好。”
说完,刘墉又坐回案前,继续审阅公文,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守护江西盐驿道的平稳运转
。
那么刘墉在江西盐驿道上是如何整顿和管理这盐驿道呢?
第一,刘墉严查盐课。刘墉深知盐课一事干系重大,不仅关乎朝廷的财政收入,更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活。这日清晨,他便带着我和付钰及几位得力属官,亲自前往盐税征收点查看情况。
刚踏入征收点,嘈杂喧闹的声音便扑面而来。盐商们排着长队,脸上满是焦急与不耐烦,有的在小声抱怨着手续繁琐,有的则在与征收人员争论税额。刘墉眉头紧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大人,这些盐商每日都这般,总想着能少交点税,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关。”一位征收人员见到刘墉,赶忙上前悄悄诉苦。
刘墉微微点头,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到账房先生面前,要求查看近期的盐课账目。账房先生手忙脚乱地搬出一摞摞账本,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刘墉仔细翻阅着账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犀利。他发现,账本上的记录看似清晰明了,但实则存在诸多疑点。一些盐商的纳税记录与实际运盐量严重不符,还有的账目日期前后矛盾,漏洞百出。
“这是怎么回事?”刘墉将账本重重地摔在桌上,怒目注视着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吓得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人,小的知错了。这些都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胡乱记录的,小的实在是监管不严。”
刘墉冷哼一声:“监管不严?我看是你们故意为之,与那些盐商勾结,中饱私囊吧!”
账房先生拼命磕头,哭喊道:“大人明察,小的不敢啊。都是那些盐商给了好处,小的一时糊涂,才犯下了这等大错。”
刘墉当即下令,将账房先生及涉嫌贪污的征收人员全部扣押,等待进一步审讯。同时,他对征收点进行了全面整顿,重新制定了严格的税收制度和监管流程。
为了确保盐课征收的公正透明,刘墉还亲自挑选了一批清正廉洁、责任心强的官员,负责监督盐商的运盐和纳税情况。他要求这些官员深入到盐场、码头等各个环节,对盐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全程监控,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第二、严惩私盐贩卖。刘墉深知私盐贩卖犹如一颗毒瘤,不仅严重损害朝廷的财政收入,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致使百姓可能会买到劣质私盐,危害身体健康。在处理完盐课征收点的事情后,他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打击私盐贩卖的工作中。
刘墉仔细研究了江西境内的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要道,发现私盐贩子常常利用一些偏远、隐蔽的小路进行偷运,以避开官府的常规检查。他召集了所有巡检和得力属官,在盐驿道衙门的大堂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诸位,私盐屡禁不止,长此以往,必将后患无穷。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彻底斩断这股恶势力。”刘墉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一位巡检站起身来,忧心忡忡地说:“大人,那些私盐贩子十分狡猾,他们行踪不定,而且消息灵通,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藏匿起来。我们多次围捕,都让他们给逃脱了。”
刘墉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说明我们的情报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从现在起,我们要广布眼线,深入到各个村落、集市,收集私盐贩子的活动信息。同时,加强对边境关卡和交通要道的巡查力度,做到日夜不间断。”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情报,刘墉还亲自乔装打扮,混入民间。他穿着一身道袍,扮成一位道长,我扮成一个小道士跟在刘墉身后。一路上,他与百姓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不动声色地打听私盐的消息。
一天,刘墉来到一个偏远的山村。他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停下,放下竹篓,吆喝起来:“卖货咯,卖货咯,有针头线脑、胭脂水粉,还有各种小玩意儿。”
村民们听到吆喝声,纷纷围了过来。刘墉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凑到他跟前,小声问道:“你这有便宜的盐卖吗?官盐太贵了,我们老百姓都吃不起。”
刘墉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说:“小兄弟,我这可都是正经的官盐,价钱虽然贵了点,但质量有保证啊。你要是想要便宜的盐,怕是只能去找那些私盐贩子了。”
小伙子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们,便压低声音说:“我听说村后面的山里,经常有一伙人偷偷运盐过来。他们的盐比官盐便宜多了,就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卖。”
刘墉心中暗喜,他假装不经意地问道:“哦?还有这等事?那你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再来吗?”
小伙子摇了摇头说:“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他们隔三岔五就会来一趟。你要是想买便宜盐,就在这附近多等等,说不定能碰上。”
刘墉谢过小伙子后,便在村子里住了下来。他一边继续卖货,一边密切关注着村子后面山里的动静。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刘墉正在客栈里休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他急忙起身,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一群黑影正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地朝村子后面的山里走去。
刘墉心中一紧,他知道,机会来了。他迅速穿好衣服,带着我和付钰悄悄地跟在那群黑影后面。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前。只见山洞里堆满了一袋袋的食盐,几个私盐贩子正在忙碌地搬运着。
刘墉不敢贸然行动,他悄悄地退了回去,然后骑马赶回盐驿道衙门,召集了所有的巡检和官兵。他带领着队伍,迅速返回山洞。当他们赶到时,私盐贩子们还在熟睡中。刘墉一声令下,官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进山洞,将私盐贩子们一网打尽。
回到衙门后,刘墉对抓获的私盐贩子进行了严厉的审讯。在他的威严之下,私盐贩子们不得不交代了他们的幕后主使和整个贩盐网络。刘墉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又接连破获了几起重大的私盐贩卖案件,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不法分子一一揪了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