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44章 颙琰游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4章

    ?琰游历

    话说那?琰,心怀对民间万象的好奇与对治国理政的思索,精心撰写了一封上书,呈递给乾隆皇帝,言辞恳切地请求能在山东多盘桓些时日。?琰在书中细细阐述了自己渴望深入民间,真切体验百姓生活疾苦,汲取更多治国智慧的强烈愿望。乾隆皇帝向来重视皇子们的历练与成长,收到上书后,很快便有了回复,即刻派遣传旨官带着圣旨,快马加鞭地奔赴山东。

    那传旨官一路风尘仆仆,终是顺利抵达。此次带来的圣旨分为两道,各有深意。一道是赐予?琰的,乾隆皇帝在圣旨中慈爱而又威严地允许他在山东多住些日子,语重心长地叮嘱他要用心去感受民间的酸甜苦辣,积累更多的治国经验。另一道圣旨则是给刘墉的,原来?琰在给乾隆的奏书中,饱含深情地提及了刘墉老家的种种情况,其中对刘墉家族秉持的清正家风以及当地百姓的质朴生活描绘得细致入微,乾隆皇帝看后,不禁大为动容,遂下旨恩准在刘墉老家山东诸城逄戈庄建造一座巍峨壮观的牌坊,以彰显刘墉家族的荣耀,同时还特意吩咐在刘墉老家门口矗立一块厚重的石碑,石碑之上,横着苍劲有力地刻着“青天刘府”四个大字,竖着则刻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无疑是莫大的殊荣,彰显着皇家对刘墉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这突如其来的天大恩赐,让刘墉与我惊喜万分,内心满是对皇恩的感激涕零。我们赶忙将圣旨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一尘不染的香案之上,率领阖府上下男女老少,齐齐跪地,行以最隆重的大礼参拜。而后,在传旨官那一丝不苟的监督之下,建造牌坊的工匠们齐心协力、精雕细琢,历经数日的辛苦劳作,一座气势恢宏、工艺精湛的牌坊终于顺利建成。那石碑也稳稳当当地立在了刘墉老家门口,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刘墉家族的荣耀与皇家的恩宠。?琰目睹这一幕,脸上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皇家威严与恩泽的敬畏。

    皇子?琰自然不能长久地逗留在刘墉家中,于是,我与刘墉便欣然陪同他开启了游览山东之旅,一同去领略这片土地上的名胜古迹与大好河山。他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那泰山,巍峨耸立,直插云霄,仿佛是大地与苍穹之间的一座巍峨天柱。?琰、刘墉等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攀登,一路上,山间的景色如诗如画,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松柏苍劲,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登上泰山之巅,?琰极目远眺,只见云海茫茫,群山连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山河的壮丽。随后,他们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庄严肃穆的岱庙,岱庙内古木参天,殿宇宏伟,处处彰显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琰仔细观赏着庙内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用心感受着古代皇家祭祀泰山的庄严与神圣。

    逛完岱庙之后,众人的脚步并未停歇,而是又陪着?琰来到了那承载着千年儒家文化底蕴的古城——曲阜。曲阜,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听闻皇子?琰及刘墉等人即将大驾光临的消息后,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瞬间忙碌起来,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热烈而又庄重的氛围之中。孔家后人得知此讯,犹如一场盛大而神圣的盛典即将拉开帷幕,家族上下皆严阵以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同时又透着一丝紧张与谨慎。

    孔家当代家主孔繁德,是一位年逾六旬却精神矍铄的长者。他自幼便沉浸在儒家经典的浩瀚海洋之中,对家族传承的文化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深厚理解与敬畏之情。在得知贵客将至后,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召集族中各房长辈,齐聚一堂,商议接待事宜。孔繁德神色凝重地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长辈,缓缓开口说道:“此次皇子及刘大人亲临曲阜,这不仅是我孔家千载难逢的荣幸,更是弘扬儒家文化、彰显我孔家传承使命的绝佳时机,诸位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与差错。”众长辈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随即各自领命,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之中。

    孔家年轻一辈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充满活力与热情,纷纷主动承担起洒扫庭除、布置厅堂的重任。孔家的府邸,向来庄严肃穆,透着一股古朴而又典雅的气息。此时,在年轻一辈的精心打扫与布置下,更是焕然一新,每一处角落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庭院中的松柏,经过工匠们的精心修剪,愈发显得郁郁葱葱,那翠绿的枝叶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迎接贵客而欢快地舞蹈,抖擞着精神,展现出孔家的生机与活力。

    在神圣而庄严的孔庙,执事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祭器,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细致,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亵渎了这些神圣的器物。同时,他们还认真地整理着碑林里的碑刻,孔庙内的碑林,犹如一座浩瀚的历史宝库,承载着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圣人的敬仰之情,每一块石碑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记录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执事们深知这些碑刻的珍贵,他们全神贯注,仔细地拂去碑刻上的每一丝灰尘,仿佛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生怕有一丝灰尘玷辱了这些文化瑰宝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当?琰、刘墉等人的车马缓缓驶入曲阜城时,城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孔繁德率领孔家主要成员,身着庄重而典雅的传统服饰,整齐地排列在城门一侧,恭敬地等候在那里。他们的神情庄重而肃穆,眼神中透露出对贵客的热切期盼与深深敬意。看到?琰那装饰华丽的车驾缓缓驶来,孔繁德赶忙快步上前,双膝跪地,以最虔诚的姿态行礼,声音洪亮而又恭敬地说道:“孔氏后人孔繁德,率曲阜孔氏族人,恭迎皇子殿下、刘大人及诸位贵客光临曲阜,愿殿下及诸位大人旅途安康。”?琰见状,赶忙从车驾上快步而下,亲自上前将孔繁德扶起,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亲切地说道:“孔先生不必多礼,久闻曲阜乃圣人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今日得以来此,实乃本皇子三生之幸,能亲身体验圣人故里的魅力,实感荣幸之至。”

    随后,孔繁德引领众人前往孔府。一路上,街道两旁站满了热情的百姓,他们纷纷跪地,以最诚挚、最淳朴的礼节欢迎贵宾的到来。百姓们的眼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静静地注视着?琰等人的队伍缓缓走过。?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不禁由衷地说道:“曲阜民众如此尊崇圣人,足见儒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刘墉笑着回应道:“殿下所言极是,此地乃礼仪之邦,儒家文化传承千年而不绝,犹如滔滔江水,源远流长,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进入孔府,孔繁德将众人引入正厅。厅内布置得典雅庄重,尽显古朴之风。正中高悬着“诗礼传家”的匾额,那匾额上的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孔家世代传承的家风与教诲。两侧墙上挂着历代孔氏贤人的书画,这些书画风格各异,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孔家辉煌的历史与卓越的文化成就。众人落座后,孔家子弟轻盈地走上前来,献上了香气四溢的香茗。孔繁德微笑着说道:“殿下、刘大人,曲阜虽地处偏远,不比京城繁华,但向来以传承圣人之道为己任,矢志不渝。今日诸位莅临,实乃蓬荜生辉,还望不吝赐教,为我等传承之路指明方向。”?琰微笑着回应道:“孔先生客气了,本皇子此次前来,正是怀着一颗虔诚的求学之心,想亲身感受圣人故里的文化魅力,聆听孔先生的教诲,还望孔先生能为我们详细讲解,让我们能更深入地领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稍作休息后,孔繁德起身,恭敬地邀请众人前往孔庙参观。出了孔府,一行人迈着沉稳的步伐,步行至孔庙。孔庙的大门巍峨壮观,朱红色的大门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鲜艳夺目,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大门上金色的门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记忆。孔繁德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这孔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与无数次的修缮扩建,才有了如今这般宏伟的规模。它不仅是祭祀孔子的神圣殿堂,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圣人的敬仰与对文化的传承。”

    进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棂星门。孔繁德指着棂星门,神情庄重地解释道:“棂星,乃天上文星,以此命名,寓意着孔子乃星宿下凡,身负教化万民的神圣使命,如同文星照耀大地,开启人类智慧之光。”?琰抬头仰望,眼中满是敬畏与思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在感悟着这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依次经过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每一道门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孔繁德都详细解说,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又辉煌的时代。

    来到奎文阁前,孔繁德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说道:“这奎文阁,原,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闻名于世。‘奎乃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以此命名,意在尊崇孔子的文化功绩,他的思想犹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人类文明的长河。”?琰看着这座三层飞檐的楼阁,楼阁气势恢宏,飞檐斗拱之间尽显古朴之美。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不倒,实乃建筑史上的奇迹。他不禁赞叹道:“如此宏伟的建筑,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亭内石碑林立,这些石碑仿佛是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崇与祭祀。孔繁德带领众人逐一参观,绘声绘色地讲解着每一块石碑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一块石碑,是唐太宗李世民所立,上面的字迹虽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却依然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唐太宗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孔繁德说道:“唐太宗以文治天下,深知儒家思想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对孔子推崇备至,此碑便是最好的见证。”?琰仔细端详着石碑,心中感慨万千,说道:“帝王如此尊崇圣人,可见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乃国家长治久安之根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