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堂锄奸
书接上文,钱沣手握汪中值贪污受贿的铁证,心中满是愤慨与坚定。他深知,此次参奏,必将在朝堂之上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这日,早朝钟声敲响,群臣鱼贯而入。钱沣怀揣着奏章,昂首挺胸地站在殿中。待众人站定,他向前一步,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乾隆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微微点头示意钱沣开口:“呈上来!”
钱沣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陛下,臣经数月查访,现已查明,大学士汪中值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严重损害朝廷威严与百姓利益!”说罢,他将手中的证据呈上,由太监转呈至乾隆案前。
和?心中一紧,暗忖不妙。他急忙出列,拱手道:“陛下,钱沣此举恐怕过于草率。仅凭这些所谓的证据,怎能轻易定汪大人的罪?汪大人在朝中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多年,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王杰毫不示弱,立刻站出来反驳:“和大人,钱沣大人查案向来严谨,若没有确凿证据,岂会贸然参奏?如今证据摆在眼前,您却还为汪中值开脱,究竟是何居心?”
和?脸色一沉,不悦道:“王大人,话可不能乱说。本大人只是提醒陛下,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处理,莫要冤枉了忠良。”
这时,刘墉也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汪中值贪污一事,证据确凿,不容置疑。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正朝廷纲纪?”
乾隆看着案前的证据,眉头紧锁,心中思忖。汪中值身为大学士,在朝中颇具影响力,若轻易定罪,恐引起朝堂动荡;但此事若不严肃处理,朝廷的威严何在?百姓的信任又将置于何地?
就在这时,汪中值的一些党羽也纷纷出列,为其求情:“陛下,汪大人一向奉公守法,此次定是遭人陷害,恳请陛下明察啊!”
清流派的官员们则据理力争,要求严惩汪中值。双方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和?见势不妙,眼珠一转,说道:“陛下,既然双方各执一词,不如让汪大人当堂辩白,以证清白。”
乾隆微微点头,道:“准奏。传汪中值上殿!”
不多时,汪中值被带上殿来。他满脸悲戚,跪地哭诉道:“陛下,老臣冤枉啊!钱沣不知为何对老臣怀恨在心,竟编造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老臣。老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
钱沣看着汪中值,目光如炬,冷冷道:“汪中值,你休要狡辩!这一桩桩、一件件贪污受贿的证据,皆是我亲自查实,你还敢说冤枉?”
汪中值强装镇定,说道:“钱沣,你这是血口喷人!这些证据定是你伪造的,为的就是置老臣于死地。”
王杰怒道:“汪中值,你到现在还不知悔改!钱沣大人查案,不辞辛劳,走访多地,收集的证据真实可靠。你妄图抵赖,简直是白日做梦!”
和?在一旁帮腔道:“诸位大人,此事不可冲动。汪大人为官多年,向来口碑良好,怎能仅凭钱沣一人之言,就定其罪名?”
刘墉冷笑一声,道:“和大人,口碑良好?那这些贪污的钱财又是从何而来?汪中值在地方上,纵容下属鱼肉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这些难道也是假的?”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乾隆看着这一幕,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朝堂必将陷入混乱。
思索片刻后,乾隆说道:“诸位爱卿,此事关乎朝廷声誉与官员清廉,朕定要彻查到底。钱沣,你所呈证据虽看似确凿,但仍需进一步核实。朕命你与和?、王杰一同组成审查小组,对汪中值一案进行详细审查,务必查明真相,不得有丝毫偏袒。”
钱沣心中虽对和?参与审查有所担忧,但圣命难违,只得领命。和?心中暗喜,他觉得自己有机会在审查过程中做些手脚,为汪中值脱罪。
审查小组组建完毕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调查。钱沣一心只想查明真相,将汪中值的罪行公之于众。而和?则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干扰审查工作的进行。他暗中指使手下,威胁利诱相关证人,试图让他们改变口供。
王杰对和?的行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与钱沣商议,决定暗中收集和?干扰审查的证据,以便在关键时刻揭露他的阴谋。
在审查过程中,汪中值始终拒不认罪,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而和?则在一旁不断为他开脱,试图混淆视听。钱沣和王杰与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一日,王杰等人传讯一位关键证人。这位证人原本愿意指证汪中值的罪行,但在和?的威逼利诱下,突然改口,称自己之前的证词是被钱沣逼迫所写。
钱沣大怒,指着证人道:“你这无耻之徒,分明是收了他人的好处,才敢颠倒黑白!”
和?佯装无辜,道:“钱沣大人,说话要有证据。你不能因为证人改变口供,就污蔑本大人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王杰冷笑道:“和大人,你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以为暗中威胁证人,就能掩盖汪中值的罪行吗?”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永?得到消息,匆忙赶来。他将和?干扰审查的证据呈给钱沣和王杰,说道:“二位大人,这是我近日收集到的证据,足以证明和?在背后搞鬼。”
钱沣和王杰看着手中的证据,心中大喜。他们决定,在下次朝堂辩论时,将和?的阴谋一并揭露。
几日后,王杰等人再次回到朝堂,向乾隆汇报审查结果。
钱沣站在殿中,高声道:“陛下,经过多日审查,汪中值贪污受贿的罪行已确凿无疑。而和?大人,为了帮助汪中值脱罪,竟暗中威胁证人,干扰审查工作,其行为实在令人不齿!”说罢,他将和?干扰审查的证据呈上。
乾隆看完证据后,龙颜大怒,指着和?道:“和?,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干扰审查,你眼中还有没有朕,还有没有朝廷纲纪?”
和?吓得连忙跪地,磕头如捣蒜:“陛下息怒,奴才知错了。奴才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错事,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汪中值见和?也自身难保,知道大势已去,瘫倒在地,口中喃喃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王杰趁机说道:“陛下,汪中值贪污受贿,罪大恶极;和?身为朝廷重臣,不思辅佐陛下,却助纣为虐,干扰审查,二人皆不可饶恕。恳请陛下严惩,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朝堂上的清流派官员纷纷附和,要求严惩汪中值与和?。
乾隆看着跪在地上的和?和汪中值,心中满是失望与愤怒。思索良久后,他缓缓说道:“汪中值贪污受贿,严重损害朝廷利益与百姓福祉,罪无可赦,着即处斩!和?干扰审查,意图包庇罪犯,念其往日功劳,朕将你降职留用,罚俸三年!”
和?赶紧磕头谢恩:“奴才谢皇上隆恩,吾皇陛下万岁,万万岁!”
此旨一下,朝堂上一片哗然。清流派官员们心中大快,纷纷称赞乾隆圣明。而和?的党羽们则人人自危,不敢出声。
汪中值听到判决,如遭雷击,瘫倒在地,被侍卫拖出了朝堂。和?则揣着惴惴之心,心中恼悔不已。
经此一役,朝堂风气为之一振。钱沣因查案有功,受到乾隆的嘉奖。而永?、王杰、刘墉等人,也因在这场斗争中坚守正义,赢得了满朝文武的敬重。
此后,乾隆更加重视朝廷的廉政建设,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也越发严格。清流派官员们在朝堂上的地位逐渐稳固,他们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尽心尽力。
然而,和?虽被降职,但他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一些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试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而朝堂之上,清正与贪腐的较量,也从未真正停止……
在汪中值被处斩后的日子里,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颂着钱沣等人的事迹,对朝廷的公正执法充满了信心。
但对于朝廷内部而言,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和?被贬,使得朝中权力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原本依附于和?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试图脱离和?掌控形成新的派别——中间派,说穿了就是谁也不得罪。而清流派官员们则深知,他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必须时刻警惕贪腐之风的再次抬头。
王杰、刘墉等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朝廷的监察制度,防止类似的贪污事件再次发生。他们向乾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拓宽百姓的举报渠道、加大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等。乾隆对这些建议十分重视,一一采纳,并下令相关部门尽快落实。
钱沣在经历此次事件后,声名远扬。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兢兢业业地为朝廷效力。他深知,官场黑暗,贪污腐败现象难以根除,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为朝廷的清正廉洁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一波刚停、一波又起。陕甘总督勒保上书,称甘肃由于今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朝廷开仓放粮,让百姓度过这西北的寒冬。
乾隆接到奏章后,忧心忡忡。心想:“这该派谁前去为好?派刘墉或阿桂?这二位皆已年迈;派王杰或钱沣?这二人却是一根筋,怕把事儿干得太过分了;派和?等人?又怕他们从中贪腐,再掀起一场风波。”无奈之下,叫来了刘墉、阿桂商量此事。
乾隆满脸忧虑地看向刘墉和阿桂,缓缓开口道:“二位爱卿,甘肃如今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急需开仓放粮赈灾。朕思来想去,却不知该派谁前去主持此事。”
刘墉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关乎重大,需派一位既稳重又能公正处事之人前往。阿桂大人经验丰富,若前往定能妥善处理,但阿桂大人年事已高,长途跋涉恐身体吃不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