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隆帝看着摆在面前的罪证,脸色渐渐变得铁青。图尔坤身为朝廷重臣,竟敢做出这等中饱私囊、扰乱国家经济的勾当,实在是罪不可恕。他怒拍龙案,大声道:“图尔坤这逆臣,朕如此信任他,他却做出此等事来!来人,即刻传图尔坤进宫,朕要亲自审问他!”
刘墉赶忙上前奏道:“陛下息怒,图尔坤罪行累累,恐怕不止于此。臣等还有更重要的消息奏明陛下。”接着,刘墉便将图尔坤私自组建私人武装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并呈上萧逸所给的地图。
乾隆帝听闻此言,如遭雷击,顿时呆坐在龙椅上。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私自组建武装,这分明是有谋逆之心,图尔坤难道想颠覆大清江山不成?
就在此时,宫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图尔坤得知自己走私贸易的罪证被呈给了皇上,心中慌乱,带着几个亲信,竟不顾阻拦,强行闯进了宫来。
图尔坤一进宫,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诉道:“陛下,臣冤枉啊!这都是刘墉等人污蔑臣,他们心怀不轨,想陷害臣!”
乾隆帝怒目而视,喝道:“你还敢狡辩!罪证确凿,你还有何话说?如今又有人举报你私自组建私人武装,意图谋反,你该当何罪?”
图尔坤听到“私自组建武装”这几个字,顿时如五雷轰顶,脸色变得煞白。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件极为隐秘的事情竟然也被人知晓。一时间,他竟呆在原地,不知如何狡辩。
见图尔坤这般模样,乾隆帝心中已然信了几分。他大手一挥,说道:“来人,即刻派人前往京城郊外那处山谷查证。若情况属实,将图尔坤及其党羽一网打尽,绝不姑息!”
很快,前去查证的侍卫回来复命,证实了图尔坤私自组建武装之事千真万确。乾隆帝气得浑身发抖,当即下令将图尔坤打入大牢,等候发落,同时命人彻查图尔坤的党羽,一时间,整个朝堂人人自危。
而刘墉等人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们深知,图尔坤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稍有不慎,便可能死灰复燃。于是,他们继续协助朝廷,清查图尔坤余党,稳定朝堂局势。
在民间,百姓们得知图尔坤即将被严惩,无不拍手称快。那些联名上书的有识之士,更是奔走相告,称赞皇上圣明,也对刘墉等人的正义之举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琰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了沉稳和睿智,乾隆帝对他越发看重。在处理完图尔坤之事后,乾隆帝重新考虑常青和海兰察职位空缺的填补问题。这次,他不再被臣子们的私心所左右,而是以才德为标准,最终决定让瓜尔佳氏·雅德接任闽浙总督,额勒登保担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雅德这个人一生颇为传奇。乾隆十九年,年轻的雅德凭借自身才学考补内阁中书之职,自此踏上了他跌宕起伏的仕途之路。时光悄然流转,至乾隆二十六年,雅德凭借着日积月累的勤勉与才识,得以晋升为侍读。两年后的乾隆二十八年,他更是荣升侍读学士,同时兼任公中佐领。此后,他的仕途一路扶摇直上,先后历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盛京工部侍郎并兼管奉天府府尹事,而后又出任叶尔羌办事大臣等诸多要职。
乾隆四十年,一纸调令,雅德前往喀什噶尔任办事大臣。在那遥远的边陲之地,他努力施展着自己的抱负。两年后,他又先后补任工部右侍郎,继而调任仓场侍郎。步入乾隆四十五年后,他的足迹辗转于山西、福建等地,先后担任巡抚之职。然而,在福建巡抚任上,台湾漳泉地区爆发了械斗动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雅德的处理未能尽如人意,因此遭革职查办。所幸,他在后续补救措施上表现得当,最终改为留职查办。
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乾隆五十四年,雅德竟又获升迁,成为闽浙总督。可乾隆五十年七月,他虽高居此位,却因案件查办不力,再度被革职。祸不单行,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起义爆发,雅德因受此事件牵连,被提审并拟处以绞刑。在生死边缘,他却意外获恩旨赦免,只能闲居于家中。时光匆匆,乾隆五十六年,因年迈体衰,他终获释放。次年,又被赐予头等侍卫之衔,出任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可命运的波澜并未就此平息,乾隆五十八年,当他转任叶尔羌办事大臣时,与同僚明兴意见不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年,乾隆竟下特旨,再次任命他为闽浙总督。
然而,回顾雅德的为官生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任期间,他多次因查办不力被革职,还曾因浙江清查亏空案等事,无奈代赔银两。在林爽文叛乱等重大事件中,也因失察等问题,多次受到处罚,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坎坷,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雅德和额勒登保上任后,不负众望,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大清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朝堂之上,经过这场大变革,风气为之一新,大臣们皆以图尔坤为戒,不敢再肆意妄为。
然而,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大清的隐患并未完全消除。萧逸虽然帮助刘墉等人扳倒了图尔坤,但他深知,大清内部的腐败问题根深蒂固,仅凭这一次行动远远不够。他决定继续留在京城,暗中观察朝中局势,寻找机会,为改变大清的现状尽自己的一份力。
刘墉知道萧逸的想法之后,经过多次深入的考察,觉得这个年轻人值得信赖,于是,就让他加入了粘杆处,成了刘墉身边的一个秘密的拜唐阿。从此萧逸为刘墉在暗中办理了许多棘手的案子。
而乾隆帝经此一事,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治国之道,意识到自己对朝堂官员的监管有所疏忽。他决心加强吏治,整顿官场风气,以确保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但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大清这艘古老的巨轮,能否在乾隆帝的带领下,冲破重重迷雾,继续平稳前行,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而就在雅德上任之后,雅德在闽浙总督任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使闽浙地区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里就风生水起。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
这日,早朝之上,气氛较往日略显凝重。刘墉率先出列,神色严肃而坚定,手中捧着一份奏折,向乾隆帝奏道:“陛下,如今我朝经济虽看似繁荣,实则暗藏隐患。商业税赋过重,诸多商户不堪重负,经营艰难;而农业虽为立国之本,却也需更多扶持,方能持续兴盛。然雅德大人在闽浙地区做出了一番不错的革新,使闽浙地区丰衣足食,情景一片大好。故此,臣斗胆提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望陛下圣裁。”
乾隆帝微微点头,示意刘墉继续说下去。刘墉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说道:“其一,减轻商业税。商贾乃流通之枢纽,税负过重则阻碍商业发展,致使市场活力不足。适当减轻税负,可刺激商业贸易,促进物资流通,增加国家财富。其二,鼓励农业发展。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的修缮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开垦荒地者予以奖励,如此可增加粮食产量,稳固国之根本。”
刘墉话音刚落,和?便从另一侧走出,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只是这笑容中似乎藏着几分深意。他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刘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臣以为,如今的商业税赋已然是经过多年权衡而定,贸然减轻,恐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再者,商业之繁荣,本就依赖于市场自然调节,过多干预,未必是好事。”
乾隆帝微微皱眉,问道:“和?,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陛下,奴才以为,当前经济之关键,在于整合商业资源,由朝廷出面引导,组建大型商业集团,如此一来,不仅可保证商业有序发展,亦可确保国家税收稳定。至于农业,我朝农业向来发达,无需过多额外投入,只需维持现状即可。”
刘墉一听,心中顿时明白和?此举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和那些商业集团的利益,不由得心中愤慨。他当即反驳道:“和大人此言差矣!商业集团若由朝廷引导组建,势必会形成垄断之势,届时普通商户将更无生存空间,市场公平将被破坏,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而且,农业关乎民生,怎能说无需额外投入?如今部分地区水利失修,农田产量下降,若不及时解决,恐酿大祸。”
和?冷笑一声,说道:“刘大人,你莫要危言耸听。组建商业集团,并非垄断,而是为了规范市场。至于农业之事,不过是个别地方的问题,岂能以偏概全。”
两人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言辞愈发激烈。乾隆帝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两人的争辩,心中也是左右为难。刘墉的方案,看似着眼于长远,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和?的提议,虽能保证当下税收稳定,却又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时,一旁的纪晓岚见状,出列奏道:“陛下,两位大人皆是为了我朝经济发展着想,只是思路不同。依臣之见,不妨派遣朝中大臣,分赴各地,实地考察当前经济状况,尤其是商业税赋对商户的影响,以及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困难,而后再做定夺,如此既能兼顾各方利益,又能确保改革措施切实可行。”
乾隆帝听闻,眼前一亮,觉得纪晓岚所言极是。于是说道:“纪爱卿所言有理。朕命刘墉、和?各带一队人马,分别前往南北各地,实地考察经济状况,一月之后,回来复命。届时,再根据考察结果,商讨经济改革之策。”
刘墉与和?虽心中各有想法,但圣命难违,只得领命谢恩。退朝之后,两人各自回府,着手准备南下考察之事。
刘墉回府后,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幕僚,商议考察行程与重点。他深知此次考察责任重大,关系到国家经济改革的走向,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刘墉对幕僚们说道:“此次考察,我们务必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和商户的真实声音,收集确凿的资料,切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要重点关注商业税赋对中小商户的影响,以及各地农田水利设施的损坏情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