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84章 京畿平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董诰和庆桂心急如焚地赶回京城,立刻进宫向乾隆帝奏明所见所闻。乾隆帝听闻竟有叛军借势而起,龙颜大怒,同时也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远超想象。

    “董爱卿、庆爱卿,你们务必尽快查清这股叛军与利益集团的关联,朕命游击将军杨遇春全权负责,调集兵力配合你们。定要将叛军一举歼灭,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乾隆语气坚决地说道。

    董诰和庆桂领命而出,二人深知时间紧迫,稍有不慎,局势便可能失控。他们迅速找到兵部尚书李世杰、游击将军杨遇春,说明乾隆旨意,并紧急调兵遣将,制定作战计划。一方面,他们安排擅长情报收集的人手,深入叛军活动区域,刺探军情,摸清叛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行动计划。另一方面,杨遇春亲自指挥军队,秘密行军,准备在叛军毫无防备之时发动突袭。

    经过几日紧张的筹备,一切准备就绪。董诰看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神色严肃地说道:“杨将军、各位将士,此次任务关乎大清安危,我们定要勇往直前,将叛军一网打尽!”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夜幕降临,董诰、庆桂、杨遇春三人率领大军悄悄逼近叛军营地。只见营中灯火稀疏,叛军们大多在沉睡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杨遇春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闪烁。

    叛军仓促应战,阵脚大乱。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却负隅顽抗。杨遇春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与叛军奋勇厮杀。董诰、庆桂则在一旁指挥军队,巧妙地运用战术,对叛军进行分割包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叛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处逃窜。

    在清理战场时,董诰和庆桂从叛军将领身上搜出了一些信件,信件内容证实了这股叛军确实是由利益集团背后操控,在多地制造叛乱,企图颠覆朝廷。董诰看着信件,眉头紧锁:“看来这利益集团的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庆桂看了信件之后,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必须继续深挖,将所有与利益集团相关的势力全部铲除,才能真正还大清一个太平盛世。”

    回到京城,董诰和庆桂将叛军的情况奏知乾隆,乾隆很是愤怒。他立刻召集了阿桂、和?、刘墉、王杰、庆桂、董诰、李世杰等人,商量如何平叛。经过商议,刘墉提出了以安抚为主、剿灭为辅的“以安代剿”政策。乾隆听后很满意,听从了刘墉的提议,着令军机处派兵遣将前往各地平叛。

    却说打散京城外这一小股叛军之后,董诰与庆桂并未因之前的调查暂告一段落而松懈。他们深知,秦岳川背后的势力依然暗流涌动,此次叛军打着反对朝廷腐败的旗号闹事,很可能与那股隐藏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些叛军会很快集结,再次兴风作浪。两人在杨遇春的军帐中,对着地图仔细研究叛军的活动范围和可能的藏身之处。

    “董大人,杨将军,你们看这叛军活动的区域,与之前秦岳川利益集团产业分布的地区多有重合,这绝非巧合。”庆桂指着地图上标记的区域,神色凝重地说道。

    董诰微微点头,目光锐利:“没错,看来背后有人故意煽动百姓,利用他们对腐败的不满情绪,妄图搅乱局势,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必须尽快查清这背后的真相,否则平叛之事恐怕会困难重重。”

    此时,派出去的探子传来消息,在叛军出没的山区又发现了一些可疑人物的踪迹。这些人似乎并非普通的叛军,行动诡秘,且有着较高的组织性。董诰和庆桂商议后,决定亲自带领一队精锐,乔装潜入山区,一探究竟。

    与此同时,前往平叛的军队在抵达目的地后,迅速与叛军展开了交锋。叛军虽打着反对腐败的旗号,但大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缺乏训练,在正规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然而,就在军队准备乘胜追击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叛军突然改变战术,利用山区复杂的地形,与清军打起了游击战。他们分成小股部队,四处袭击清军的补给线,使得清军的行军速度大大减慢,且伤亡逐渐增多。而那些被派去安抚百姓的官员,也受到了一些不明势力的干扰,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度并未因官员的到来而迅速恢复。

    刘墉得知前线的情况后,心急如焚。他进宫面见乾隆,详细汇报了当前局势,并再次强调了解决百姓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陛下,叛军利用百姓对腐败的不满蛊惑人心,若不尽快解决百姓的生计等问题,即便暂时平定叛乱,日后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刘墉忧心忡忡地说道。

    乾隆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刘爱卿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局面复杂,朕该如何是好?”

    刘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可先加大对受灾地区的赈济力度,严惩当地的贪官污吏,以实际行动向百姓表明朝廷整治腐败的决心。同时,让军队在平叛时注意保护百姓,不可滥杀无辜,如此或许能挽回民心。”乾隆点头表示赞同,立刻下旨照办。

    而此时,杨遇春他们带领的小队已经潜入山区。他们沿着探子提供的线索,小心翼翼地前行。在一处隐秘的山谷中,他们发现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山寨。董诰观察了一番后,决定趁夜潜入山寨,探个究竟。

    夜里,董诰等人借着月色,悄悄地翻过山寨的围墙。他们在山寨中四处搜寻,终于在一间营房里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密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叛军的部署以及一些与京城相关的秘密联络点。此外,他们还找到了一些信件,信中提及了一个更大的阴谋,似乎有人企图在京城制造混乱,颠覆朝廷。

    董诰和庆桂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立刻返回京城,将这些线索呈给乾隆。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却被山寨的守卫发现了。一时间,锣鼓声大作,无数叛军从四面八方涌来。

    杨遇春等人毫不畏惧,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杀出了一条血路。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董诰和庆桂顾不上休息,直接进宫面见乾隆。他们将在山寨中发现的线索详细地汇报给乾隆,乾隆听后龙颜大怒。

    “这些逆贼,竟敢妄图颠覆朕的江山!董爱卿,庆爱卿,你们务必尽快查清这个阴谋,朕要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乾隆愤怒地说道。

    董诰和庆桂领命后,迅速展开调查。他们根据密室中发现的地图和信件,对京城内的秘密联络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在经过一番艰苦的侦查后,终于锁定了几个可疑人物。

    这些可疑人物表面上都是京城中的富商或官员,但暗中却与山区的叛军有着密切联系。董诰和庆桂决定对他们实施抓捕,以期从他们口中挖出更多关于阴谋的细节。

    然而,就在准备动手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中一名可疑人物突然暴毙,死状与之前秦岳川狱中暴毙的情形极为相似。董诰意识到,敌人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杀人灭口。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其他线索也会被销毁。”董诰果断地下达命令。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迅速展开。董诰和庆桂带领刑部和九门提督的人马,对其余可疑人物的府邸同时进行包围。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成功将这些人抓获。

    在审讯过程中,起初这些人都拒不交代。但在董诰和庆桂出示了一系列确凿的证据后,其中一名官员终于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部分阴谋。原来,这个阴谋是由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前朝余孽和地方势力勾结策划的。他们利用秦岳川的利益集团作为掩护,在各地煽动叛乱,企图分散朝廷的注意力,然后在京城制造混乱,里应外合,推翻乾隆的统治。

    董诰和庆桂根据这名官员的交代,顺藤摸瓜,又陆续抓获了一些参与阴谋的重要人物。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即将大功告成之时,却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

    在对一名关键人物的审讯中,得知此次阴谋的主谋并非是他们目前所抓获的这些人,而是另有其人,且此人身份极为尊贵,隐藏极深,一直操控着整个局势的发展。董诰和庆桂意识到,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此时,前线的平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朝廷加大赈济力度和严惩贪官污吏后,百姓们对朝廷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主动向清军提供叛军的情报。清军在百姓的支持下,逐渐掌握了叛军的动向,对叛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然而,就在清军准备发动总攻时,叛军却突然收到了一批神秘的武器和物资补给,战斗力大增,再次与清军陷入僵持。董诰和庆桂推测,这批补给很可能是背后主谋提供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京城阴谋的实施。

    为了尽快打破僵局,董诰和庆桂决定从京城内参与阴谋的人员入手,寻找与背后主谋的联系。他们对抓获的人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审讯,同时对他们的书信、账目等进行了全面清查。

    经过数日的努力,终于在一名商人的账本中发现了一些端倪。账本上记录了一些与一个神秘组织的交易,交易的内容不仅有武器、物资,还有大量的金钱往来。通过进一步调查,董诰和庆桂发现这个神秘组织与京城内的一些达官贵人有着密切联系。

    他们顺着这条线索,逐渐接近了背后主谋的身份。然而,就在此时,朝廷内部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与神秘组织有牵连的官员,开始在朝堂上对董诰和庆桂进行弹劾,指责他们办案不力,导致局势更加混乱。

    福长安见状,趁机落井下石,在乾隆面前煽风点火,企图借此机会打压董诰和庆桂,以恢复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陛下,董诰和庆桂办事不力,致使叛乱久平不定,京城又风波不断。臣以为,应将他们撤职查办,另派能臣处理此事。”福长安一脸谄媚地对乾隆说道。

    乾隆看着福长安,心中有些犹豫。他深知董诰和庆桂的忠诚与能力,但朝堂上的压力也不得不考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