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风虽然离开了,但博物馆里面依然人山人海。
今天的主角,是那些从海外归来的数百万件文物。
对于这些文物,现在虽然分门别类放好,但是还需要工作人员登记造册。
很多媒体都等着博物馆能爆出有什么国宝级藏品,因为他们有的在做着直播,有得则吸引足够吸引眼球的藏品来写报道。
这时,一个消息灵通的媒体记者突然喊道。
“大家快去藏书馆,那里的工作人员查出有数百册永乐大典,很多专家都赶去一饱眼福了。”
“永乐大典?如果是真的,那个消息足够劲爆了!”
“可不是嘛,之前有人华夏人在海外拍卖会上买下两册,就花了近6000多万元,这数百册得价值多少钱啊?”
“........”
一群记者争先恐后的往藏书馆而去。
此时的藏书馆中已经聚集了数十个专家,他们正拿着一册册古籍仔细地鉴定着,他们要确认这些古籍是不是有永乐大典。
藏书馆的馆长出来对一众媒体记者道:
“各位稍等,这里确实有数百册《永乐大典》,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希望大家保持安静,尽量不要惊扰到我们的专家。”
这些媒体纷纷点头,不再出声,但他们很多人把镜头对准那些专家们。
专家们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手中的书籍,他们的脸上露出激动地表情。
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这些专家都是有经验的老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对这些书籍了解更深。
现场除了偶尔有缓缓的翻书声,安静得几乎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但是一些媒体直播间里的观众却心急的不行,不断发着各种弹幕。
“嗳,怎么都不说话呢?上去问那些砖家呀!”
“就是,应该把镜头对准永乐大典,给我们看看,长那么大,还不知道永乐大典长啥样呢!”
“主播,你再不说话,我可要取关了!”
“闭嘴吧,没看那些老人家正在鉴定吗,你以为人家媒体记者跟你们一样素质?”
“对,没耐心就去别的地方看,来这里装什么文化人!”
“害,我这不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嘛,我心急咱们华夏的国宝不行?”
过了好一会,那些数十个专家总算把几百册图书鉴定完,然后这些专家和馆长集中讨论了一会。
随后,藏书馆的馆长过来对媒体们宣布道:“你们刚好都在,我便代表藏书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这次秦守护带回来的藏书中,一共有393册是同一系列的古籍,经过我们鉴定,确定其内容为明朝编撰的《永乐大典》。”
“在版本上,这些永乐大典全部都是嘉靖期间的手抄本。”
这时有个记者问道:“馆长,我正在做直播,有些观众对《永乐大典》的原本和手抄本并不太了解,尤其是价值上是否相差很大?不知您能否解释一下?”
馆长点头道:“嗯,关注《永乐大典》的人都在知道,大典的原本在明朝时就没有流传出来,有人猜测跟嘉靖一起下葬了,但这只限于猜测,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虽然原本没有流传下来,但并不是说嘉靖时期手抄本价值就小,要知道《永乐大典》成书时一共11095册,现存只剩下400余册,对我们华夏来说,现存的每一本都是无价的。”
随后,馆长还向对外展示了一下各册大典,甚至还翻开给媒体拍照等等。
这边进行的差不多时,有个媒体记者看了一下手机,便对其他媒体同仁道:
“文物馆那边有个专家哭得一塌糊涂,大家过去吗?”
“哦?去吧,去看看怎么回事!”
“同去同去!”
一群媒体记者又开始跑到另一个馆去。
当他们来的文物馆,好几个专家正围着个抱着一件瓷器哭的老头,似乎在劝说着什么。
经常跟文物界打交道的记者认得,这个老头叫杨正和,年纪也有近七十岁,本来早就退休的年龄。
最近因为灵气复苏,他身体强壮了不少,加上增加了好几年寿命,他便继续在博物馆这边发挥余热。
旁边的专家见媒体记者都来了,便劝说道:“杨老头,你看媒体记者都来了,你不嫌丢人,你就继续哭吧。”
杨老头听说嫌他丢人,倒来了气道:“我有什么好丢人的,我不过是睹物思人,看到这件青釉白龙戏珠盘,便想起我爷爷来。”
他说着,还拿出那盘子,摩挲了几下,似乎对它极有感情。
那些媒体记者常年跟文物打交道,自然都知道每件文物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听到杨老这么说,便能猜到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
他们围了过去,纷纷把摄像机、手机之类的对准杨老头,道:“杨老,这件宝贝跟你爷爷有什么故事,说给我们和广大观众们听听呗!”
杨老头见记者们那么有兴趣,便慢慢解释道:“这盘子其实可以说是我们老杨家的传家之宝,当时我爷爷做洋人生意赚了不少钱,便置办了不少古董传家。”
“其中他最喜欢的便是这个青釉白龙戏珠盘,从小就告诫我父亲,要保护好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但是好景不长,霓虹国人全面侵略战争爆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我们老杨家的生意不仅举步维艰,家道也开始中落,我父亲由于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第一时间就加入了我们国家领导的抗战。”
“那时抗战的条件实在太艰难了,我父亲从小锦衣玉食,哪里吃得了那苦?”
“你们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有一次偷偷带人回家,趁我爷爷不在,把家里的这些传家宝全部变卖,换来的钱也全部无偿投入到抗战之中。”
“我爷爷回来得知此事后,活生生给气死了。”
“我虽然没见过我爷爷,但也能猜到当时他有多生气。”
“我父亲临走之时跟我说,当时他虽然是一时冲动,但后来并没有后悔,唯一对不起的,是没来得及好好孝敬我爷爷。”
“他还跟我说,如果有机会把这些传家宝买回来,清明祭祖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
现场所有媒体记者和专家,眼里不知不觉已经热泪盈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