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锣鼓喧天,红旗招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么还没到啊?”

    海城钢铁厂的大门口,此刻聚集了至少上千人。

    厂工宣队的成员已经做好了准备。

    平时只有在重要庆祝活动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的红旗,此刻正被高高举起。

    只可惜没风,达不到那种迎风招展的效果,气势上差了一点儿。

    厂领导今天也是悉数到场,这么露脸的时刻,哪能错过了。

    如今这个物资紧张的年头,一次性解决工人全年吃肉的问题,还有谁能做到。

    钢厂***革委主任的胸脯此刻挺得老高。

    耳边满是恭维声。

    就算有不待见他的工人,此刻也说不出难听话。

    至少,人家是真的解决了吃肉的大问题。

    “来了,来了!”

    一辆跨子风驰电掣的开到了跟前,保卫处处长跳了下来,40多岁的人,同样激动的不行。

    不到10分钟,第一辆卡车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工宣队队长大手一挥,一时间锣鼓喧天,红旗招展。

    李天明远远的看着,幸亏没放鞭炮,不然的话,车上那些二师兄非惊着不可。

    “天明,等会儿应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吧?”

    孙立小声提醒。

    “不用!”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手艺李天明很在行。

    强打起精神,回来这一路,李天明又被折腾得够呛。

    他现在已经是吐无可吐,身子软得厉害。

    车停在了厂门口,42辆车一字排开,每辆车上都装满了惶惶不安的二师兄,最后两辆车上装着数万枚鸡蛋。

    有得到消息的兄弟单位也派人过来参观,只一眼,牙都差点儿酸倒了。

    他们为了点儿物资,后勤处那帮人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可钢厂这边都过剩了。

    这么多,不怕撑死啊!

    李天明酝酿好情绪下了车,摇摇晃晃的走到了厂领导面前,一副见着亲人的激动模样。

    “小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李天明记得这个大背头,海城钢铁厂的革委主任,实权***。

    “领导好!”

    四只手握在一起。

    “小同志,我要代表海城钢铁厂的一万一千四百余名工人同志,感谢你啊!”

    咔嚓!

    有人拿着相机在拍照。

    宋晓军也在人群之中,这些日子,李天明每次来钢厂,他都知道,一直想和李天明搭话,始终没找到机会。

    他也知道,自己给李天明留下的印象极差。

    尤其是结婚前一天,宋母在他的授意之下,和宋晓雨说的那些话。

    想到这个,宋晓军就想给自己一大嘴巴。

    怎么就鬼迷心窍的去打宋晓雨彩礼的主意。

    此刻看着李天明和厂革委主任握手,还在亲切交谈。

    宋晓军打定主意,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做成李天明名副其实的大舅子。

    李天明并没注意到人群中的宋晓军,他这会儿的注意力都放在应付领导上面了。

    “领导,这是集体的力量,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

    大背头闻言,开怀大笑。

    “对,是集体的力量,农民兄弟了不起啊!种地打粮之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创造出了更多的社会价值,来支援海城钢铁厂,为生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这话说的,忒有水平了。

    立刻有凑趣的,振臂高呼。

    “向农民兄弟学习!”

    “向农民兄弟学习!”*1000

    “向农民兄弟致敬!”

    “向农民兄弟致敬!”*1000

    就连大背头和其他钢厂领导也在一起喊口号。

    李天明身处其中,感觉有些尴尬,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一起喊。

    毕竟自己向自己致敬,感觉怪怪的。

    口号喊了十几遍,才在某位厂领导的示意下,停了下来。

    接下来,欢迎二师兄进厂。

    李天明作为配角,演出任务结束,被孙立带到了招待所,一头扎在床上就起不来了。

    他想回家,可孙立说什么也得留他住一晚。

    李天明没过多坚持,来回这么折腾,铁打的身子也要散架了。

    一觉睡醒,看了看时间,晚上六点,活动了一下,总算恢复了点儿精气神。

    洗了把脸,饿得实在难受,刚出门就看到孙立坐在门口,正拿着份报纸。

    “醒了?”

    “孙哥,您不会一直在这儿守着吧?”

    孙立笑了:“怎么不会,这可是领导交给我的任务,饿了吧?走,食堂正会餐呢。”

    可叹二师兄刚刚还被列队欢迎,这才多大会儿工夫,就有几位断送了猪生。

    “给!”

    看着孙立递过来的票,李天明不禁好奇。

    “什么东西?”

    “用餐券,全厂每人一张,你这张是领导特批的。”

    李天明拿着票,正面印着“用餐券”,后面是一行小字。

    凭此券可以在海城钢铁厂任一食堂领取荤菜三份。

    “随时都能领?”

    “有效期三天,过期无效。”

    好吧!

    李天明和孙立一起到了食堂,刚一露面就被人给认出来了。

    一时间食堂内掌声雷动。

    照这架势,这顿饭肯定吃不消停。

    李天明灵机一动,抬起胳膊就喊。

    “向工人老大哥学习!”

    “向农民兄弟学习!”*N

    “向工人老大哥致敬!”

    “向农民兄弟致敬!”*N

    喊着口号,李天明顺利到了取餐口,何师傅今天亲自打菜。

    确实丰盛。

    四喜丸子,红烧肉,还有焦溜大肠,溜肝尖儿……

    李天明随便点了三样,拿到用餐券的时候,他就知道等会儿要配合摆拍。

    以前来钢厂送鱼,孙立都能请他吃一大碗红烧肉,今天难道会小气?

    果然,李天明刚打完饭,立刻有人举着相机,对着他就是一通猛拍。

    “天明,这边!”

    拍完照,李天明紧接着被带到了一个房间,里面已经有一男一女在等着了。

    “又见面了!”

    这两位正是当初第一次采访他的《海城日报》的记者。

    男的叫刘思明,女的叫姜红英。

    “李天明同志,你好,我们这次过来,还是想对你做一次采访。”

    李天明闻言看向了一旁的孙立。

    “配合一下。”

    “你不是物资科的吗?怎么宣传上的事也归你管了?”

    来都来了,躲肯定是躲不掉的,那就……

    采吧!

    不过这次,李天明可得多加小心了。

    尤其是那个姜红英,这女人善于挖坑,不但能埋采访对象,闹不好连她自己都能给埋了。

    把餐盘放下,李天明对着两人点了点头,埋头来吃。

    饿了一天了,肚子里一点儿粮食都没有了。

    刘思明和姜红英也刚刚在钢厂的食堂吃过。

    久违的红烧肉,直接把两人给香迷糊了。

    此刻看着李天明吃得那么香,感觉又饿了。

    没办法,当下这个年代,脑力劳动者的定量远比体力劳动者少。

    可谁也没规定,耍笔杆子的就没有大肚汉啊!

    “李天明同志,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嗯!”

    李天明应了一声,大厨做菜就是香。

    刘思明吞了口唾沫,努力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不去关注餐盘。

    “请问李天明同志,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你决定,通过养猪来支援海城钢铁厂的建设呢?”

    啥?

    这话说的,李家台子的集体养殖场,岂不是成了海城钢铁厂的下属单位了。

    “首先更正一下,不是我,是我们,送到海城钢铁厂的生猪,是李家台子村办集体养殖场提供的,至于支援钢厂的建设……海城钢铁厂和李家台子是互助单位,相互支援,这种行为很正常。”

    李天明刚说完,就感觉到那个姜红英又在蠢蠢欲动了。

    报社是派不出人了吗?

    为啥非得把这个女的派来?

    难道就不怕祸从口出,再连累报社吗?

    接下来的采访,还是刘思明在主导,主要还是围绕着工农联合这个大命题在做文章。

    李天明一边应付着,同时还得提防蠢蠢欲动的姜红英。

    终于,这女人还是按耐不住了。

    “刘老师,我也有一个问题。”

    刘思明面色一僵,想要阻止,但他明显没有姜红英的嘴快。

    “请问李天明同志……”

    「关于价格的问题,肯定会有些疏漏,年代久远,我能了解的途径,只能是家里的长辈,网上那些没个准,再加上各地的物价有差距,我是天津的,物价肯定要比内陆地区高一点,还有就是,天津这个地方,特殊时期日子真没那么苦,还有!」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