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着家伙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

    李天明刚翻进院子,正借着月光摸索着往正房门口走。

    突然,西厢房的门开了,李天亮吼了一嗓子,径直朝他扑了过来。

    手上拎着的棍子,奔着他的脑袋就抡。

    好小子,姓姜的小娘们儿没把我送去大西北,你这是要把老哥送去阎王殿啊!

    千钧一发之际,李天明身子后仰,直接躺在了地上。

    哎呦!

    一不留神,脑袋磕在了圈着石榴树的砖围子上。

    李天亮一击不中,反手一棍子又砸了下来。

    “着家伙吧!”

    还来连击?

    李天明这下惊得亡魂大冒,智商重新上线。

    “我是你哥!”

    亲的!

    眼瞅着这一棍子就要砸中面门,李天明赶紧开了口。

    啪!

    听到声音,李天亮硬生生的将棍子往旁边偏了一点儿,擦着李天明的脑袋,砸在了地上。

    “哥?”

    呼……

    李天明长出了一口气,就差了一点点,这下子要是打实了,纵然不死,脑袋也得开花。

    “是我!”

    这时候,正房的灯也亮了。

    “天亮,怎么回事?”

    是宋晓雨的声音。

    紧接着房门打开,宋晓雨和小蓉一脸紧张地走了出来。

    “是……是我哥!”

    李天亮的声音透着尴尬,幸亏李天明及时出声,不然的话,可就出大事了。

    宋晓雨闻言赶紧打开手电筒,往李天明的脸上照了过来。

    看清真的是李天明,也松了口气。

    众人赶紧上前,把他扶起来。

    咝……

    李天明伸手摸了摸后脑勺,还好没破,只是磕了一个大疙瘩。

    “就算是小偷,你也不能往死里整啊!”

    宋晓雨扶着李天明:“你还说呢,回家不知道敲门,干嘛翻墙头,进了院子也不说句话,谁知道是不是坏人。”

    二狗子越狱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可人们并没放松警惕。

    尤其是李天明不在家,李天亮自然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哥,你怎么还半夜回来了?”

    “我……不放心,行了,你赶紧回屋睡觉吧!”

    李天亮答应了一声,拎着棍子回屋了,明天还得上工呢。

    到了正房里屋,小五还在睡觉,天气热,这丫头把被子蹬到一边,只穿了一条裤衩,四仰八叉的趴着。

    “我们都以为你不回来了。”

    李天明本来也计划在钢厂招待所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赶回来。

    可那个姓姜的太危险,他只想躲得远远的。

    “留你们在家,我咋放心,行了,别管我了,都睡吧!”

    李蓉上前就要去抱小五。

    “哥,我把小五抱走。”

    “走啥走,都几点了,她明天还得上学呢,快别折腾了。”

    李天明说着去堂屋洗了把脸,拿着湿毛巾敷在了后脑勺上。

    幸亏磕得不重,不然今天晚上非得见血不可。

    过了一会儿,感觉没那么疼了,李天明也回屋上炕。

    “天明,养殖场的猪……”

    “有啥话明天再说吧!”

    李天明来回折腾了两趟,这会儿是真的累了。

    宋晓雨闻言,也没再说话,黑暗中朝着李天明这边靠近了一点儿,握着他的手,顿时觉得安心了。

    李天明不在家的时候,她总是睡不踏实。

    转天,李天明睡到快八点才起。

    一睁眼,家里连一个人都没有了,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厨房里给他留了饭,两个贴饼子,一大碗稀饭,就着酱菜,全都倒进了肚子里。

    将身上的钱拿出来,一份是卖鱼的钱,2012块6毛,还有一份是野鸭子和老鳖的,1437块5毛。

    把钱分好,揣进怀里,李天明锁好门,直接奔了村东头的坡地。

    今天是收红薯的日子。

    大家伙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养殖场的猪出栏,就算是投钱最少的,也能分个百十来块,村里还经常往海城送鱼,到了年底又是一笔收入。

    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庄稼的长势也好。

    以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会不会有人眼红那些当初投钱多的?

    自然免不了。

    可眼红是一回事,对日子有了新的奔头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李天明这个新的带头人,还怕以后村里没有新的赚钱路子?

    “天明!”

    “天明来啦!”

    看到李天明,乡亲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天明一一回应着,走到宋晓雨边上,抡起锄头开干。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醒了,还躺着干啥!”

    顺着红薯藤,一刨一提,一个完整的红薯就挖了出来,而且绝对不伤分毫。

    “你……咋弄的?”

    宋晓雨看着,感觉特神奇。

    她每挖一个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将红薯给弄破了。

    “还能咋弄,干多了呗!”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个熟练工,李天明六七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14岁就能评上满工分,只要是地里的活,无论干什么,全都手拿把掐的。

    “天明!”

    李学庆这时候走了过来。

    “听小宋说,你昨天后半夜才到家,快别干了,回去好好歇着。”

    李天明现如今可是村里的大功臣,就算在家睡一天,队里给他记满工,也绝对没谁会说三道四的。

    “没事儿,我不累,真要是在家躺着,反倒浑身不自在。”

    这话可不是唱高调,有时候,李天明都怀疑自己是个天生的劳碌命。

    上辈子哪怕到后来身价亿万,却还是闲不住,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愣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出来一片地种菜。

    女儿劝了好几遍,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闭眼的前一天,还给黄瓜搭架子呢。

    李学庆知道劝不住,干脆也就不说了。

    “等下午收工,你来村支部一趟,有话和你说。”

    肯定是钱的事,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李学庆心里不踏实。

    可要是存到大柳镇的信用社,恐怕李学庆从今往后都别想睡得着。

    钱永远是放在手里最安心。

    “行,您和金利叔打个招呼,让他也去。”

    李学庆点头应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李天明闷头继续干,来的最晚,可他干得最快,等把这一垄地干到头,别人也只干到了四分之三。

    中午收工,这片坡地已经被收得七七八八。

    吃过午饭,又干了一个钟头收尾,然后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被运到了场院的仓房。

    这下可以歇着了?

    老农民不到猫冬,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各家自留地的菜,也到了罢园的时候,茄子、辣椒收回家,还要赶着季节把白菜、萝卜种上。

    等全都忙活完,李天明洗了把脸,和宋晓雨打过招呼,顺便把自己那一份钱交工。

    “拿着!”

    宋晓雨连忙接过,明明是在自家院子,看她那紧张的模样,好像还要防着谁。

    “多……多少?”

    “自己数!”

    李天明笑着离开了家,溜达着到了村支部。

    李学庆和李学工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照例还是先把卖鱼的钱入账,会计马长山现在也有着幸福的烦恼。

    以前村里的帐干净,就那么千八百块钱,闭着眼睛也能管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每年的结余立了一本账,卖鱼的钱是一本账,如今卖生猪和鸡蛋的钱又是一本账。

    而且,这么多钱全都交到他的手里,马长山才是睡不着的那一个,真要是丢了,少了,怕是只有一根绳子挂树上了。

    等马长山出去,李天明又掏出了四份钱,放在了桌子上。

    每个人拿了自己那一份,又待了一会儿,各自回家吃饭。

    “叔!还是为了那笔钱?”

    李学庆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不光我愁,马长山更愁,今天早上和我说,昨天一宿没睡。”

    财帛动人心,这么大的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打歪主意。

    “您是咋想的?”

    “我要是有主意,还来问你?这个主任,我看干脆你来做,我也能省点儿心!”

    李天明笑了:“行啊!不过您得先发展我入党。”

    呃?

    李学庆一愣,倒不是因为李天明想做村主任,而是……

    “你不是党员?”

    他已经习惯了有事就找李天明商量,村里那几个支委都快被他给忘了,结果李天明连党员都不是。

    “回去写份申请书,我这边批准,考察期一年,让你学国叔做你的介绍人!”

    这么简单吗?

    李天明不过是随口一说,但仔细想想,还是得积极向组织靠拢,有了这一层身份,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

    “行!”

    啪!

    李学庆点上了一根烟:“现在说说吧,这钱……到底该咋弄。”

    “还能咋,分呗!”

    「今天第一更,继续求支持,还有」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