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28小说网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23章 乡试卖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28小说网] https://www.28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刘墉在为母亲丁忧期间,为山东旱灾出钱出力解决了问题,又为平定台湾之乱出谋划策,使林爽文的叛军被顺利剿灭。再加上他坐镇山东乡试,剔除了乡试弊端,还救了乡试第一名举人宋建,因此在乡试之后,刘墉提前被召回京城。

    刘墉接到提前还朝的旨意时,正和我在刘氏宗祠祭奠母亲,这天正是母亲仙逝两周年的日子。他那清瘦的身影,在一群忙碌家丁面前显得更加憔悴。听到消息,他刚拿到祭品的手微微一颤,旋即稳稳放下。

    “大人,恭喜啊,此番还朝,必是圣恩浩荡,要委以重任。”身旁跟随多年的师爷一脸欣喜地说道。刘墉却只是淡淡一笑,目光望向远方依旧满目疮痍的村落,轻声道:“咱这山东百姓生活艰难呀,虽然两年来稍有缓和,可后续生计仍然窘迫,但愿我走后,诸事能顺遂。”

    几日后,刘墉轻车简从,带着我和张成、甄平踏上回京之路。京城的繁华,在他眼中却似蒙着一层纱,远不及山东田间百姓质朴的面容真实。刚至京城,还未及回府,刘墉便被急召入宫。

    踏入养心殿,刘墉和我跪地行礼。殿内烛火摇曳,映着乾隆帝略显苍老却依旧威严的面容。“刘墉,你在山东诸事朕已尽知,赈灾得力,又助平乱,实乃朕之股肱。”乾隆帝声音沉稳,带着几分嘉许说道。刘墉叩首谢恩,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臣不过尽臣子本分,山东百姓受苦,臣自当竭尽全力。”

    乾隆帝微微点头,话锋一转:“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此次山东乡试,虽经你整顿,可仍有风声传出,有人对科考舞弊之事遮遮掩掩。你刚回,需多加留意。”刘墉心中暗想,深知科考乃国家选拔人才之根基,舞弊之事若不除,必将动摇国本。

    离开养心殿,刘墉径直前往礼部。礼部尚书王杰和德保与刘墉交情甚好,且都为人正直。刘墉说明来意,王杰面色凝重地说道:“石庵啊,这科考之事,水太深。我近日也有所耳闻,只是涉及之人盘根错节,一时难以查证。”刘墉目光坚定:“王大人,此事关乎国家取仕,纵有千难万险,也不能姑息养奸。还望诸位大人与我一同,从长计议。”

    三人正商议间,忽听有人报:“左都御史纪晓岚来了。”纪晓岚进入礼部大厅,见刘墉也在,微微一怔,旋即拱手道:“刘大人,来得正好。我近日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直指科考舞弊的关键人物,只是……”他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信件,“只是这信中所言,涉及的人物……我恐贸然行事,会打草惊蛇。”

    刘墉接过信件,匆匆浏览,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信中所指之人,竟是和?推荐到直隶乡试的主考官吴省钦。若贸然调查,不仅会触动权贵利益,稍有不慎,还可能危及自身。但刘墉心中明白,若不查个水落石出,天下学子的希望将被践踏。

    “纪大人、王大人、德保大人,此事不可耽搁。我们需从长计议,寻得确凿证据,方能一击即中。”刘墉说道。

    四人一拍即合。刘墉和我回到刘府之后,他立刻叫来了张成和甄平,说道:“张成啊,你带上两万两银子,与甄平一起去一趟直隶学政衙门。到了之后,你去找乡试主考吴省钦,就说两位公子刘希鹏及刘泷学业不佳,看看多少银子能买到乡试举人之位。甄平在暗中查证所有用银子买到举人的名单。”

    “那,问好了我到底是给公子买还是不买举人?”张成问道。

    “当然要买了!办好差事之后,立刻回来见我。不过,千万别说我知道此事!听到了?”刘墉嘱咐道。

    “遵命!”二人起身走了出去。张成和甄平领命而去,刘府内一片寂静,唯有刘墉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我坐在一旁,看着刘墉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在纸上奋笔疾书,心中满是疑虑。

    几日后,张成和甄平风尘仆仆地赶回刘府。一见到刘墉,张成立刻上前禀报道:“大人,事情办妥了。那吴省钦见钱眼开,张口就要一万两银子一个名额,我们佯装犹豫,他还一个劲儿地劝说,说这钱花得值,以后公子们仕途无忧。”

    甄平接着说道:“大人,我也暗中查探到了一份名单,上面有十多个举人都是花钱买的,这些人平日里不学无术,根本没有真才实学。”

    刘墉接过名单,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这些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践踏科考制度,实在可恶!”他转而对张成和甄平说道:“你们做得很好,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刘墉将名单收好,次日一早,便带着我前往礼部,与王杰、德保、纪晓岚商议对策。纪晓岚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证据在手,可这吴省钦背后有和?撑腰,若直接弹劾,和?必定会设法阻拦,甚至反咬我们一口。”

    王杰也点头表示赞同:“纪大人所言极是,我们需得小心行事,既要将这些舞弊之人绳之以法,又不能让和?有机可乘。”

    刘墉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意先将此事暗中告知几位朝中正直的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待时机成熟,再联名弹劾。如此一来,和?纵有通天本领,也难以一手遮天。”

    众人皆觉得此计可行,于是开始分头行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墉频繁与各位大臣私下会面,陈述科考舞弊的危害,寻求他们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大臣对科考舞弊之事表示愤慨,愿意与刘墉站在一起。

    刘墉做好这一切之后,便和我一起进宫见驾。养心殿内,我和刘墉跪在乾隆面前,将如何给刘希鹏、刘泷买举人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乾隆,并把张成购买举人的经过和甄平手中买到举人的名单交给了乾隆。

    乾隆看着这些东西,气得胡须都抖了起来,厉声说道:“胆大妄为!胆大妄为呀!刘墉!朕命你务必严查此事,将吴省钦凌迟处死!”

    “臣!领旨——!”刘墉回复道。我此时害怕牵连两个孩子,于是大着胆子说道:“皇上!那刘希鹏和刘泷该如何是好?”

    “嗯!这两个孩子是因刘墉查案而为之,何罪之有!朕这就恩赐两个孩子为恩荫举人,不必为他们担心了!”乾隆看着我说道,“你刘安以为如何?”

    “谢——主——隆——恩——!”我赶紧匍匐在地,高声唱喏。

    然而,就在刘墉等人紧锣密鼓筹备弹劾之时,和?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开始四处打探消息,试图弄清楚刘墉等人的意图。一日,和?派人给刘墉送来一封请柬,邀请他到府上一叙。

    刘墉看着请柬,冷笑一声:“和?这狐狸,怕是坐不住了。”我在一旁担忧地说道:“大人,这和?府上,会不会有诈?您此去,可要多加小心啊。”

    刘墉却神色坦然:“我既敢与他作对,就不怕他耍什么花样。此次前去,正好探探他的口风。”

    刘墉带着我来到和?府,和?早已在府门口等候。见到刘墉,他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哎呀,刘大人,许久不见,真是想念啊。今日特备薄酒,还望刘大人赏脸。”

    刘墉也笑着回应:“和大人客气了,既然盛情难却,刘某自当赴约。”

    二人寒暄着步入大厅,分宾主落座。酒过三巡,和?终于按捺不住,试探道:“刘大人,近日听闻您在四处奔走,似乎在调查什么事情?”

    刘墉微微一笑,说道:“和大人消息还真是灵通。实不相瞒,我近日一直在打听如何给我们家刘希鹏、刘泷买个举人的事儿。”

    和?微微皱眉:“科举之事,岂能买卖?刘大人如今怎么糊涂了呢?莫不是有人在背后嚼舌根,故意误导刘大人?”

    刘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和大人,科考乃国家大事,关乎天下学子的前途命运。但我和刘安的儿子学业实在难上台面,不知多少银子可以做得举人?和大人可有门路?”

    和?脸色微变,他很清楚吴省钦的事情,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刘大人今天怎么了?如果这样,可是要惹祸上身的啊。”

    刘墉放下酒杯,直视着和?的眼睛:“和大人,刘某行事,一向只求无愧于心。近日我见了皇上,皇上一听我的请求,勃然大怒,把我骂了一通,并说我若为了一己私利贿赂考官,将严惩不贷、凌迟处死!”

    和?一听此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很清楚其中之意。刘墉见状,起身告辞:“今日多谢和大人款待,刘某还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

    和?将刘墉送至门口。看着刘墉离去的背影,和?咬牙切齿地说道:“刘墉啊刘墉!你狠!算你狠!”于是立刻让刘全备轿进宫去了。

    刘墉回到府中,将与和?会面的经过详细地告知了王杰等人。纪晓岚听后大笑,说道:“刘墉啊!刘墉!这真有你的!你这招敲山震虎,和?今晚是睡不着喽!”

    王杰也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将弹劾之事提上日程,以免夜长梦多。”

    刘墉点头表示赞同:“好,明日早朝,我们便向圣上禀明此事。”

    第二日,早朝之上,还没等刘墉出列,和?便将直隶主考官吴省钦买卖举人之事一五一十地向乾隆帝奏明,并让刘墉呈上了甄平收集的名单作为证据。刘墉正在纳闷,只听乾隆说道:“科举乃朝廷选拔人才之根本,那吴省钦实在是罪大恶极!刘墉,你去负责此事,查清后将吴省钦立刻凌迟处死!”

    刘墉这时已经明白了一切,跪地领命道:“臣遵旨!”

    和?站在一旁,心中虽然暗自叫苦,但他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墉带领众人展开了深入调查,将参与科考舞弊的人员一一揪出,直隶这一年的乡试废除。在铁证面前,这些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最终,吴省钦被凌迟处死,其他一众舞弊官员被革职查办,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和?,虽然举报了吴省钦的卖官鬻爵行为,但是吴省钦是他举荐的,他也难辞其咎,受到乾隆的严厉斥责,并罚俸两年以观后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